�
  中国半导体照明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地方动态 > 正文
罗村“光明新城”建设下月全面启动
  2012-2-22  15:30:43    佛山日报      行业分类:其它    浏览
 

  “光明新城既是产业载体,更是功能组团。它的建设是罗村融入佛山中心城区的重要抓手,”罗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尚钜说。未来3~5年内罗村将继续采用政府引导、民资为主的模式建设新城,投入至少80亿打造“光明新城”,完善公交规划、市政环境,教育、医疗、文体和产业配套等。

 

  从今年起未来3~5年罗村将投入80亿,在南部建起一座以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为核心的产业社区——“光明新城”。作为罗村“城市建设管理年”首抓的龙头项目,下月底,总规划21.5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城”建设全面启动,而首批10大教育、交通和综合性商业和工业载体以及商住项目率先上马,新城建设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批10大项目高标准配套

  新年伊始,罗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宗阳忙得不可开交。元宵节刚过,他便主持召开罗村2012新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率先启动光明小学、交通路网、商住配套及包括高档写字楼、商业城、酒店在内的综合性商业和工业载体等10项“光明新城”工程,并数次与相关企业和开发商开会研讨共荣共推之计,描绘新城蓝图。

  “高端产业是城市的动力,城市是产业的载体”。刘宗阳表示,总规划21.5平方公里的“光明新城”主要分为城市和产业载体两大功能板块,新城建设定位高标准,设计、规划特邀广州专业设计团队。建设后,新城不仅是罗村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依托,更要为产业发展和人才生活需求做好配套,成为一个国际化高端的产业社区和产城互融综合体。

  作为南海八个镇街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只有44.6平方公里的罗村被桂丹路、佛山一环等多条公路贯穿。突出的区位优势给予罗村发展机遇,但整个城市布局略显局促、零散。在国家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和佛山西站的利好条件下,罗村有了在西南部较为完整的地块建设新城的构思。

  “光明新城既是产业载体,更是功能组团。它的建设是罗村融入佛山中心城区的重要抓手,”罗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尚钜说。未来3~5年内罗村将继续采用政府引导、民资为主的模式建设新城,投入至少80亿打造“光明新城”,完善公交规划、市政环境,教育、医疗、文体和产业配套等。

  企业服务助力产城推进

  目前,罗村两大龙头产业均已拥有不可或缺的产业价值,其中口腔医疗器材产业的总产值已达每年10亿元。新光源产业基地产业开园后集聚效应也逐步彰显,自去年10月起至今园区内40家企业投产,带动罗村新光源产业去年总产值高达50多亿元。其中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中国赛宝实验室和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华南分中心等高端平台也相继进驻罗村。

  刘宗阳表示,为吸引和鼓励企业来罗村发展,罗村去年起为企业投资和经营提供绿色通道的一站式服务,并成立专门的项目服务领导小组,配置专人负责跟进,减轻企业社会沟通成本。接下来,“我们将着手启用新光源产业基地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企业服务中心,为入园的重点企业提供招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贴身服务,”刘宗阳说。

  梁天华是广东金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这几天他马不停蹄地忙着为口腔医疗器材产业城进行招标。“正是罗村政府对于口腔医疗器材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力度大,让我抛弃了做住宅或商业项目的最初想法,转投到产业城当中”。作为“光明新城”首批启动的十大项目之一,该产业城规划占地122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将建成一个集展览、研发、金融及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国际化口腔医疗器材产业园区。

  千亩“三旧”地块打破瓶颈

  去年8月,罗村正式启动了“432”城市更新计划,财政投入4亿元,通过3年时间,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20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载体。“光明新城”是一座从“三旧”改造地块上崛起的城市综合体。

  罗村西南部朗沙、务庄、上柏、下柏等片区曾经聚集玻璃、陶瓷、皮革企业等众多重污染,正是“光明新城”崛起的基石。

  目前,罗村现有“三旧”改造地块近3000亩,“罗村土地开发强度达70%,‘三旧’改造是突破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土地瓶颈,达成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发展空间的一个绝好途径。”李尚钜表示,“今年可以称为罗村的城市建设管理年,”罗村将进一步升级转型辖区内低端产业,整合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招商开发,创新管理,寻求方式平衡好政府、农民和企业三方的利益关系。

  此外,罗村将重点加强与南海中部狮山等镇的路网衔接,还将重点治理和保护佛山母亲河汾江河,完善污水处理厂和河涌整治,并加强城市绿道和公园建设。并计划以叶问纪念馆为中心,建设乐安花灯特色仿古街,整合罗村地方特色搭建旅游路线。(编辑:LEDxu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