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入股璨圆开了LED界陆资参股的第一枪,进入照明时代后,两岸甚至是全球整合已不可逆。为降低成本,国际大厂加速释单,晶电是此一趋势受惠者。
喧腾一时的中国最大LED厂三安入股台湾LED磊晶二哥璨圆专利、不得挖角人才、不得介入经营及不得技术移转,三安同意前述的“四不原则”,因此全案已定。三安将以每股19元、共新台币23.52亿元取得璨圆19.9%股权,挤下日商三井,成为璨圆的最大法人股东,这也创了首宗陆资参股台湾LED厂的纪录。
璨圆董事长简奉任表示,璨圆的优势在于背光源,而三安优势在于LED照明,二者携手合作,将可共同开发大陆市场,也有助于三安抢攻全球订单,双方互蒙其利。
安璨恋写下历史纪录
而璨圆扩大LED晶粒出海口的计划,除了水平整合的“安璨恋”之外,还有垂直整合的方面,就是与中国彩电大厂TCL、中国LED封装厂深圳瑞丰光电,三方合资设立LED背光源及模组、照明光源及模组厂的投资案,正在等待投审会通过,一旦过关,对于璨圆抢攻大陆LED市场商机自是多了一分竞争力。
至于陆资参股台湾LED厂,璨圆恐怕不会是唯一的案例,因为市场盛传中国LED二哥德豪润达将来台找伴,对于隆达及新世纪有兴趣。
LED业界大老指出,LED产业大者恒大是趋势,台湾LED磊晶厂技术领先中国,但是陆厂具有资金及市场的优势,因此积极向台厂招手,先前三安就曾锁定隆达、新世纪和璨圆,所以德豪润达会找隆达及新世纪并不令人意外。
德豪润达在2009年切入LED封装领域,之后积极往上游发展。
去年底以61.2亿元取得中国最大照明厂雷士照明二成股权,双强联手产生的效益,为德豪润达可以生产优势结合雷士的品牌与通路强项,等于从上游的磊晶、中游的封装,一直通吃到下游的照明产品及通路。
而今年8月30日,德豪润达公告与雷士照明分别出资4080万元人民币(约1.96亿台币)及3920万人民币(约1.88亿台币)在广州设立LED封装厂,扩充封装产能。
德豪润达在中游封装产能、下游照明品牌、通路都有了,但该公司的MOCVD机台只有50~60台,远逊于晶电(含广镓)的三百台,而三安加上璨圆合计达二七七台,这也让德豪润达芒刺在背。
该公司认为,MOCVD机台至少要达一百台以上,才足以站稳第三势力,而不论入股隆达还新世纪,不需要扩产就可以让MOCVD机台数冲到一百台以上,也不会因为产能过度扩充而影响供需秩序。
德豪润达拟来台招亲
市场传言德豪润达将隆达列为首选,除了隆达跟德豪润达一样采“一条龙”营运模式之外,更重要的是,隆达有替飞利浦、欧司朗和Panasonic等国际大厂代工的经验,并坐拥友达集团的资源。
不过,入股隆达要友达集团董事长李焜耀同意,况且隆达已有友达这个出海口,让德豪润达入股恐怕没有很大的加分效果,因此恐不易谱成恋曲。
新世纪表示,并未对外发布任何有关洽谈策略合作夥伴资讯。
不过,新世纪没有“富爸爸”能靠,也没有通路和强大的品牌力,如果德豪润达真的入股,对于新世纪的加分效果是比较大的。
另外,两岸最大的LED磊晶厂晶电,拟以不超过2.5亿股的上限办理私募,引进LED照明的策略夥伴,传言已有多家国际照明厂来台探询。
不过,晶电大股东不愿意“贱卖”,要求私募价不得低于每股净值(今年第二季底的每股净值是49.27元),因此预料在成功私募之前,晶电的股价表现应该不会太差。
为什么近来两岸LED产业整合风起云涌呢?因为随着LED进入照明时代,孤军奋战已经过时,能够合纵连横才是王道。早在两岸LED这波整合风潮之前,国际大厂就已进行整合。
据统计,全球光是路灯的替换商机就高达二兆元,若是加计商用照明及室内照明,整体LED照明商机至少有数十兆元,如此庞大的商机相当诱人,因此除了原有的LED磊晶、封装厂外,半导体及面板业者也想分一杯羹,而生产传统照明灯具的业者因害怕被取代,也不得不投入此一战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过去LED应用在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多是标准化的规格品,因此单打独斗是可行的。
然而,进入照明市场后就不是如此,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是LED元件与模组为标准化及规模化,LED灯具则朝客制化与在地发展为主,因为像是住宅和商用建筑所需的灯具一定不同,户外和室内也不可能一样。
而日本住宅空间狭小,不适合欧美地区家庭爱用的吊灯,因此LED照明势必要因地制宜。
集团作战是王道
而LED灯具必须仰赖在地企业以区域品牌与通路进行销售,为了克服在地化的障碍,国际大厂陆续进行并购与整合,当中飞利浦是目前在LED照明领域布局最完整的企业,其他包括CREE、欧司朗及GE等大厂近年也持续整合上下游。
原本LED照明市场没有领导厂商,前十大厂合计市占率低于25%,然而,此一情形已出现变化,以飞利浦为首的国际大厂的上下游整合效益发挥,市占率因而提升。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预估,飞利浦今年市占率将达13.8%、欧司朗将达9.3%,而Panasonic将达6.6%,全球前三大厂合计市占率逼近三成,剩下的七成市场由全球数千家厂商分食,杀价竞争在所难免,所以有许多厂商是“有营收、没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