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3以来,密集的行业利好无疑给困境中的LED照明产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利好意味着大陆LED照明产业应用领域的发令枪已经扣响,原本主攻大陆应用市场的成都LED企业有望先于沿海LED企业度过行业寒冬。
出口订单普降三成
成都产业困局有待解决
与光伏产业发展路径相类似,随着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美国经济复苏之路坎坷,从去年下半年起,大量大陆LED照明企业订单出现下滑。在5月刚刚闭幕的第111届广交会上传出信号,今年以来大陆LED企业来自欧美的订单普遍降幅达到三成。在此背景下,成都LED产业也陷入困境。
“由于身处内陆地区,成都LED企业主攻内需市场,使得这轮外需下滑对成都本土企业冲击相对有限。不过,相较于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成熟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成都本地的LED产业由于总体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有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底,新力光源、四川虹视等半导体照明龙头企业便抱团成立成都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不过,随着其中部分中小型LED企业倒掉,目前仅剩少数龙头企业苦苦支撑”。
对于成都LED产业出路,该人士称,抢占内需市场将是突围的关键。
多重利好政策
成都企业有望率先过完寒冬
某负责人表示,随着LED核心部件“芯片”在去年基本实现国产化,成本的持续降低让原本政府工程占主导的LED应用领域开始向商用扩散,“既然广东已经出台具体的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就意味着行业启动大陆应用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上海、福建乃至四川的配套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正如当初节能灯的补贴出台一样,具备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将从中受益,随着产品价格的逐步下降,无法跟进的小企业将不得不就此倒掉。”罗文正表示,目前大陆LED上、下游有多达4000多家企业,即便是终端应用企业也超过1000家。
现在看来,由于成都本地LED企业在这一轮外需下滑的冲击中影响不大,原本就主攻大陆应用市场的成都企业有望借大陆应用发令枪响的契机率先度过寒冬。
推广难题:价格太高
“目前阻碍LED照明产品大规模应用的一大因素就是价格。”正略钧策管理谘询合伙人王丹青表示,尽管未来大陆从白炽灯、节能灯到LED灯更新换代将是必然趋势,但要单纯依靠市政照明工程和大型商业专案推广还远远不够,只有成本降低才能大规模启动LED民用市场。
据他测算,随着LED灯芯片逐步实现国产化,未来国产LED灯价格要实现30%—50%的下降仍需要至少两三年的时间,届时才意味着民用市场启动的“视窗”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