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从活下来到追求卓越 ——中国半导体照明企业奋进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0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浏览次数:30

本文选自《半导体照明》杂志2013年第11期(总第45期)

转载请标注: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在我国朝气蓬勃的LED产业中,重创新、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占了90%,成为半导体照明在中国发展的主力军。尽管行业竞争激烈,这些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激流涌动的发展大潮中,有呛水的,有倒下的,但也有坚守在潮头的,其中更有一些企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已逐渐成为了行业中的者,并开始步入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时代。世界在惊叹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注目这些带着民营烙印的LED企业。

       你还好吗——企业生存调查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堪忧,平均存续寿命仅为两三年,大多数民营企业沉没在创业阶段。半导体照明是一个典型的新兴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进入这个行业就开始了新的创业。

记者手上的一份2004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立时的发起者名单显示,46家发起成员中,除去8家研究机构,两家地方联盟之外,其余的36家均是分布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其中,上游外延/芯片及相关材料环节有9家(大连路明科技集团、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深市方大国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蓝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金桥大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中新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封装及相关材料13家,系统集成及应用13家,设备公司1家。

从9家上游企业来看,除了长春中新、上海蓝宝这两家企业倒闭外,其7家公司仍在经营中,企业存活率达到了77%,但其中坚持到现在仍有外延芯片业务的只有三安电子、上海蓝光、士兰明芯、联创光电这4家,其他企业则转向了下游。如按4家算存活率则为11%。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中国声称做LED上游外延芯片的企业有近百家,其中至少60多家有实际投入,但从前年开始出现上游产能过剩以来,许多企业经营艰难甚至倒闭,目前上游已处于整合的大潮中。最近,台湾晶元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秉杰更是激进地表示,整个LED产业在2015年前版图将会划定,预估台湾地区只会剩下两家晶片厂,大陆则剩下3家。如按60家基数算,上游企业的存活率将仅为5%。

LED上游环节由于资金、技术门槛较高表现出了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行业(如光伏),LED企业的生命力已算顽强。我们也发现,从发起单位科研机构中孵化出的一些上游企业发展的还不错,如中科院半导体所孵化出的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北大孵化出的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东市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孵化出的晶能光电有限公司,北京工大孵化出的北京太时芯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但未来究竟谁能胜出,还很难说。

再看封装环节、系统集成及应用环节,在联盟发起者中13家封装及相关材料企业与13家集成应用企业中,至今还没有倒闭的企业,当然经营情况各有差别。目前,整个LED封装企业转应用端或向应用端延伸成为近年来的一个趋势,以上企业也不例外。而这个环节中,国企的影子很重,如华联、国星、立德、有研稀土、宁波升谱,江西联创。这一现象与目前国内封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形成一个反差,这也说明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的历程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高度重合,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并且还在不断催生着极为活跃的多种所有制企业(除少数国资控股企业外,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和港台、外国投资的合资与独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

据联盟调查的数据,目前国内有1500家封装企业,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第一阵营有40多家,销售额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第二阵营企业不到400家,占比30%左右,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额还不到1000万元。这与台湾八大封装上市公司平均10亿元的销售额相去甚远。目前国内在下游环节做得好的企业如华联、国星、利亚德、三思、生辉等均为联盟发起者。尽管随着封装环节进入者的增加、产品价格下跌、毛利率下滑,整体增速将放缓,但上述企业已有了10年的积淀,竞争力仍有优势。

中国LED应用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66.4%分布在广东珠三角一带,长三角地区占比17.3%。未来应用端发展的空间很大,而且进入门槛不高,2-3年内仍会有更多企业涌入,但是预计在2015年左右,LED应用领域将会大范围的行业洗牌,其中很多的中小企业或者实力较弱的企业将会被吞并,届时将会出现10家左右的LED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

总体来说,10年前发起成立联盟的36家企业到目前存活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上市企业3家,占企业总数的8%,亿元以上企业10家,占企业总数的28%,10亿元以上企业两家,占比为6%。绝大多数企业稳健成长(如图1)。

图1  发起成立联盟的36家企业存活率

本刊还抽样调查了几个城市,整体来看,企业存活率在80%以上。年新增企业占总量的20%以上,产值年增长为25%~40%。

       深圳市2008年LED照明规模企业约700家,2009年规模企业为1000家,201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为1500家,企业数量4年增长超过50%,但据相关媒体报道,2011年企业倒闭潮以来,当年即有100多家中游封装企业,300多家下游应用企业倒闭。业内人士预估,深近年来企业存活率应在70%左右。

据宁波电子行业协会、宁波半导体照明分会秘书长任奉波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宁波工商局登记的照明产业2000余家,从事LED照明的企业有100多家,占总量5%;2008年,相关企业近600家,占总量30%,而截至目前,企业超过1000家,传统照明企业转型LED超过50%,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从产值来看,2005年产值逾30亿元,目前产值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0%。任奉波表示,由于宁波企业外向度较高,并较早从事LED相关产品生产,加之本地市场化程度较高,拖欠款现象并不多见,因此,宁波的企业存活率达到90%。从产业链分布来看,1%为上游企业,20%从事封装等中游企业,70%以上为应用企业。超过亿元企业有30多家,约占企业总数的3%。

据重庆LED照明与产业联盟秘书长陈伟民介绍,受制于LED照明产品初期主要靠出口、而重庆自身不具出口聚集效应,重庆原来只有不足10家规模企业,而目前仅存3家应用企业。 “都是从原有生产销售大屏幕转换而来。产品一定要有特色,还要有一定技术含量,否则一定死掉。”陈伟民如此总结企业过去发展教训。提及未来,陈伟民表示乐观,他认为内需的发展给了内地企业很大的机会,未来重庆相关企业会逐步增多。

据天津工业大学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牛萍娟介绍,天津市目前约有150余家从事LED照明的企业,比2009年增加了约60家。企业年增加率超过30%。产值方面,2009年产值为200亿元,由于原本在天津的三星公司相关业务迁至西安,产值受到一定影响,粗略估计,2012年相关产值为200亿元。牛萍娟表示,得益于天津良好的工业制造基础,企业发展特点表现为重技术和品质,规范经营,因此,数量虽不算多,但企业存活率在90%以上。产业链分布来看,企业从事上游芯片制备的约为5%,中游约为10%,下游应用为85%。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10家,约占企业总量的6%。

而从全国范围来讲,中国已有一批年销售过亿元的半导体照明企业(2012年这个数字增长了13%)和数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沪深两市中业务涉及半导体照明的企业有60多家。

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对比其他产业发展状况表明,尽管LED照明产业经历了投资过热、结构性产能过剩、低价竞争等行业阵痛,市场还存在无序竞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标准缺失、产品创新不足等多项难题,但70%的企业存活率和产值年增长率在25%以上的数据表明,十年LED照明产业进程,企业稳健发展是主流,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这样的结果足以令产业人欣慰。

       直面挑战——什么绊住了企业的脚步

翻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三个特点:一是增长迅速。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民营企业经常可以在创业前几年达到三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二是成熟期较短。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往往还没来得及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已经开始衰退。三是衰退迅速。中国民营企业衰退较快,很多几乎一夜之间倒闭,企业好像是泡沫,一吹就破。比较典型的有:沈阳飞龙,巨人集团,三株集团等。

与我国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相似,半导体照明产业也经历了在技术不够成熟、管理有待完善、人才缺失等诸多问题中迅速成长的过程,难以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也存在上述问题。一些曾经辉煌的LED照明企业瞬间倒闭就是很好的证明。加之半导体照明产业虽然经过10年的培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来看,仍处在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对企业而言,生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正如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所说,如果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期是20年,从培养角度讲,半导体照明产业现在也才刚刚过半,距离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产业还远未成熟。而对于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来说,这个时期恰恰是转折时期,蕴藏的危机最大。

因此,当这两重问题累加在从事LED的民营企业身上时,风险系数无疑增加很多。为了避免以上现象在LED企业身上放大,我们着重调研了目前制约LED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不规范排在本次调查的第一位。有68%的受访者认为市场不规范是当下制约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有5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技术仍是当前产业及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标准不完善则排在第三位,有42%的受访者认为标准不完善是制约产品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而产品缺乏创新、产品价格高,产能过剩依次排名第四、第五、第六位,其分别占比为36%、31%、15%(如图2所示)。

图2  制约LED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首先,市场不规范将难以形成品牌胜出的格局,这是当下制约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第一位问题。当前,由于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LED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杂乱,而使得消费者无从选择。有数据显示,某省自镇流LED灯产品品质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后显示,抽查23批次中就有17批次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73.9%。再加上政策补贴招标中,同种产品价格差别很大,使价格战愈演愈烈,这是制约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第一大难题。

其次,核心技术是市场规范及标准制定的支撑,仍是产业及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当前,由于核心装备依赖进口,国产设备还未得到产业界认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且分散,欠缺技术创新,下一代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专利风险日益加大,企业缺乏切实可行的专利突破战略等都是阻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吴恩柏曾表示,核心竞争力一定取决于先进技术与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竞争力,而研发实力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未来能否抗拒欧美列强继续蚕食鲸吞国内市场,进而跨出国门,以配备专利为核心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抢占数千亿美元照明、显示与健康医疗国际市场,则要看研发实力,尤其是高端发明专利实力的消长。

第三,标准不完善制约企业产品推广应用,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当前,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不能适应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产品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没有市场准入判断标准,使得低端产品充斥市场,制约产品推广应用,影响产业良性发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需制定的标准领域包括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实现互换与低成本制造、大规模应用;产品寿命、质量与可靠性科学评价,如产品、驱动电源加速衰减试验方法等;抢占创新应用制高点,包括OLED照明、植物照明等创新应用标准的制定。

第四,缺乏创新思维。产品创新是摆脱低端制造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创新企业却缺乏引导及思路。当前,产品同质化、模仿获利、制造业的思维模式都是产品创新的阻力,而创新程度将决定LED行业能否有更为开阔的未来,因此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开拓更多细分市场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照明方式和灯具形式的变革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智能化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主流,而服务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以及各类可穿戴电子产品等形式的超越照明,也将会为半导体照明带来更多的应用空间。

       创新不止——未来属于追求卓越的企业

十年,对于一个产业来说,不过是起步阶段,而于其中的企业来说,则是战略方向的坚守,尤其对于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因为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半导体照明作为国家十年前为节能减排而确立的新兴战略型产业,机遇空前、潜力巨大,但过程也是艰辛异常,甘苦自知,“步履艰辛,繁花似锦。”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玉钵如此回忆十年企业发展历程。

LED行业不同于传统照明,其灵活多变的特性、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变化的价格决定了未来只有不断在技术、产品、应用、商业模式上创新才能跟上产业的发展。而创新要靠有眼光、有谋略、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具备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可忽视,只有摆脱生存困境才能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引导企业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动力。这一方面还要靠政府更多的给民营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一把,扶一把,少取多予、减税减费,让它们摆脱生存困境;另一方面,也要靠LED企业团结起来,与政府及行业组织共同解决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做大做强,并创立自身的优势。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产业发展的自然规律。未来几年,LED产业竞争加剧,将有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而出现“关停并转”现象。伴随着LED产业的成本优势,将会有一大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我们坚信,LED的未来一定是属于追求卓越的企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