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趋势 » 地方动态 » 正文

创新平台成东莞发展“新引擎” LED产业最突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7 来源:南方日报浏览次数:17

       近年来,东莞坚持从全局高度和区域角度谋划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主动引进集聚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由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专业镇创新平台、企业研发中心等多层次平台组建的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已经成为东莞提高创新能力的新引擎。

16平台申请专利600多项

       8年过去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设计院成立的日子—2006年11月16日。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是东莞松山湖引进的第2家公共创新平台,却是第一家通过东莞市验收的平台。成立八年来,该平台服务企业超2000家,设计产品逾1000多件,累计新增产值数十亿元,为东莞企业培训了数百名设计师。

       数据显示,从引进第一家创新平台—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开始,截至2013年底,东莞累计投入20多亿元,建设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华南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等16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开展研发创新,相继攻克了一批关键与共性技术,形成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比如,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发挥装备技术优势,针对毛织产业开发并量产了数控毛织机,针对LED产业研发制造了LED芯片高速自动检测设备和LED管芯分选设备等;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瞄准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高可靠性、高集成密度和微型多层化的发展趋势,牵头开展LTCC技术攻关,形成了叠层片式电感、EMI滤波器等,占领了技术制高点;云计算育成中心发挥云计算技术优势,研发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产权的云计算平台产品G-Cloud云操作系统;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发挥新能源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新车型、新轻量化结构、新动力总成”三新特点的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并成功应用于东莞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与此同时还掌握了轻量化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能够为东莞的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提供技术、专利输出和产品测试等。

       据统计,目前各公共创新平台申请专利共计615项,其中发明273项;获得专利授权386项,其中发明10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80项;累计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级37项、省级88项、市级38项,获得各级政府科研经费资助近4亿元。创新平台在推动东莞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功不可没。

紧密结合东莞产业实际

       除了提升创新能力外,各公共创新平台从东莞产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方面的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既有力提升了东莞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有效推动发展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杨向东认为,平台应该立足于企业需求而不应该关起门来搞研究。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和东莞的本土企业衔接,每年举办“东莞杯”工业设计大赛时,设计院都会到企业去调研,由企业来出大赛的设计命题。这样,每届大赛的作品都能很好地契合东莞企业的需要。

       玩具、毛织、LED等在东莞的产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与科技创新平台合作,这些产业也获了快速的发展,有的甚至出现质变。比如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与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智乐堡儿童玩具有限公司等传统玩具企业合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玩具的主控单元、语音控制组件、遥控芯片等核心部件,推动了东莞玩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毛织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研发制造的数控毛织机,将传统毛织企业的产能提高了8倍,大大推动了大朗毛织产业的转型。

       LED方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攻克的集成光源封装技术、大功率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及激光模块关键技术等,有效推动了东莞LED产业中上游领域的发展。

       除了服务东莞现有企业,各公共创新平台在运行体制上积极创新,开展“二次”创业和提升“造血”功能,一方面自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另一方面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模式与社会合办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各平台已孵化出国云科技、易步机器人、泰斗微电子等74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易步机器人、泰斗微电子公司正筹备上市;已在松山湖园区建立了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和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园两个产业孵化园,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还与清溪镇合作共建了“华溪城”创新产业园,并正在松山湖推进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同时,各平台主动联合金融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链,加速自身研发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如清华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等都成立了相关的产业基金、创投公司,探索“技术+资金”或“技术+资金+科技地产”等创新的产业孵化模式。

形成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除了16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外,东莞还高标准规划建设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并在镇一级建立了12个专业镇的创新平台,同时,还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了163家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25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多层次的创新平台。

       2001年,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成立,当年10月正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升格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松山湖已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据初步统计,十多年间,松山湖引进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50多家,创建了两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博士1000余人,硕士3000多人,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超过15%。现在,松山湖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洼地,成为引领东莞全市创新发展的龙头。去年,东莞启动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建设,并列为东莞市重点打造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建成后将成为知名高校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和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专业镇平台方面,近年来,东莞市积极实施“一镇一校”计划,引导鼓励专业镇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依靠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共性技术、打造一批技术创新平台、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以及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特派员工作站等,推动专业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东莞已组建专业镇创新平台12家,其中横沥镇联合上海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共建东莞市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针对模具制造产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材料塑性成型技术中心、模具检测技术中心、模具产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为该镇模具制造业提供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公共创新服务。

       在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方面,东莞十分重视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通过开展产学研考察对接和举办国际科技合作周等形式,搭建企业与创新资源的交流对接平台;另一方面,东莞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组建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对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工程研发中心,东莞市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和100万元的资助。目前,东莞市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了163家企业工程研发中心和25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省级以上工程中心7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今年,东莞市更是提出了要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未来这些企业研发机构将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科技支撑力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