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7日,海信正式发布了65吋、55吋、50吋XT900系列ULED电视,伴随着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公司发布的一些相关言论,立即引发了各方对这一举动的强烈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ULED和OLED之间的概念区分以及市场定位的问题。
OLED vs. ULED
据行业专家介绍,ULED中的U是Ultra缩写,意为极致、超高,寓意为更好的LED背光。ULED的原理是采用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和HiView画境引擎技术,并模拟主动式发光显示器件的优势特征,实现高对比度、高色域和高速响应的画质表现力,相比OLED,ULED电视在色彩饱和度、对比度表现上和OLED相当,在亮度、技术成熟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比OLED相对更具一些优势。
OLED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寄予厚望,它是明显优于LCD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简单的三明治结构,两层电极之间夹有一层非常薄的有机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我们现在所说的LED电视其实还是LCD,只不过背光使用的是LED,而OLED是自发光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LED。如果和LCD相比,OLED最大的优势便是无需背光源,可以做得很薄,LG已经将OLED电视的厚度做到了4mm,其他优势还包括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更丰富、节能显著、可弯曲等等。
为了避免这二者的概念产生混淆,以及在技术上对其有更为准确的定性,有关机构对二者进行了评测并推出了相关的标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专家和消费者对ULED和OLED电视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测,评测结果显示,在清晰度、色彩等八个关键画质指标中,ULED都不低于OLED,而在运动画面表现、清晰度、色彩方面则要优于OLED电视。
此外,中国电子商会联合部分企业发布了《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规范》,这是国内彩电业首次对OLED电视作出明确定义。《规范》从显示可视角度、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响应速度、机身厚度和重量、曲面设计6个方面,对OLED电视进行了界定。其中,规定色域覆盖率可达到115%以上;对比度可达到无限对比度;响应时间可低于1微秒;厚度可达到5毫米以下;呈现最佳曲面设计。
通过技术对比,有关专家所总结出的一些初步结论是,ULED并非是划时代的新奇技术,而是对LED背光进行了专门的优化,除了背光分区控制和智能峰值亮度提升,ULED还支持广色域匹配和智能超解像,这样的优化对于显示效果的提升显然有益的,其中也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对于海信这样的优化应该予以肯定。
除技术因素外,价格也被认为是帮助ULED电视抢占OLED市场而成为市场主流的重要砝码。从目前的售价来看,OLED电视受到品牌和屏幕尺寸大小影响,价格差异较大。合资品牌OLED电视最低在5万元左右,而国产品牌OLED电视售价也达到3万元左右。与之相比,ULED电视售价就要低出许多,海信65英寸的4K ULED电视售价不足55英寸OLED电视售价的一半,价格优势比较明显。
众说纷纭,根源何在
对于市场上目前的这一现象,不同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ULED这个概念叫法不准确,并不能获得业界的认可。此外,创维方面还谈到,“今年是OLED电视的元年,希望彩电行业厮杀奉献多年的大佬爱惜新技术发展,正如爱惜自己企业品牌形象。”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张宇也表示,所谓ULED其实就是在LED液晶面板基础上,对画质进行了改进,本质还是LED电视。“ULED的叫法,更多的是企业的炒作。”
还有相关分析表示,海信趁OLED尚未普及之时推出这样的产品是在抢时间差。自2012年OLED大屏显示方式面世以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家韩国面板企业负责人坦言,OLED显示方式居高不下,给了海信推ULED的机会。在OLED尚未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改良的LED产品肯定会受到市场的欢迎。家电分析师梁振鹏也认为,海信在新旧产品过渡时期,推改善性产品抢占市场,获取短期利润的做法无可厚非。这正体现出OLED产业升级才是摆在中国面板显示产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OLED显示技术主要掌握在三星和LG两家企业手中,大屏显示面板主要来源于这两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对于海信的叫板并无任何担忧,因为在新的显示技术储备方面,韩国企业已经抢占了先机。实际上,海信方面也表示,承认OLED产品的优势,但认为目前市场并不成熟。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对此做出提醒,近年来外资企业每隔2到3年就推出一个诸如3D、4K、OLED等新概念。如果国内彩电企业一味地在后面追赶,则正好掉入他们的技术圈套。相比之下,彩电的智能化则是一个全新方向,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