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日前举行的“2014两岸LED应用创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光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面临着“有品无牌”的尴尬角色,核心芯片技术的缺失也让国内企业常遇专利掣肘。光电领域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光电企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相互融合,“智慧照明”将是光电企业未来发展机遇。
“松下、东芝占据日本市场七成比重,美国照明产业30%市场份额被通用和科锐两大集团控制,但中国却找不到市场占比超过5%的企业”,浙江阳光集团总经理官勇说,相比于外国光电企业,中国企业在创意设计、品牌营销方面毫无话语权,但在产业链的低端却挤进众多企业,多是低价自残。
光电企业“有品无牌”的尴尬局面使得企业难以享受品牌溢价,只能集体陷入价格战怪圈,品牌破局依然困惑,“行业品牌”向“大众品牌”过渡已经成为国内照明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内LED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也将成为企业发展国外市场的重要瓶颈。光莆电子副总经理吴晞敏告诉记者,LED核心技术主要指芯片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这些核心技术多被欧美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并形成专利保护联盟,使我国的技术发展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多数企业的产品往往处于同质化的低档水平。”
荷兰飞利浦是照明领域的巨头,记者在查阅飞利浦近三年的年报时发现,其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百分比始终在7%上下徘徊,2013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了17.33亿欧元,而单在2013年,飞利浦便递交了1550项专利申请。
记者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官网上看到,在同期的国内市场,2012年20家上市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占其营收总额的比例达到5.34%,20家企业共取得新专利授权485项,且其中的发明专利仅占12.37%。
LED照明行业报大照明福建办事处市场部经理肖盛华告诉记者,国内LED企业虽然科研投入逐年增多,但相较于国外企业仍然偏少,且核心技术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位。
在3月30日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照明展上,两家中国企业因存在专利侵犯而被赶出展览现场。吴晞敏说,国内大部分企业是有意识地抄袭,国外企业则是主动避免专利窃取,并能有效利用专利的价值促进产品的创新研发,“中国光电产业必须摒弃复制,转变为以创新设计及新商业模式为主,利用知识产权去保护技术和利益”。
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指出,“智慧照明”或是光电企业未来发展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说,“智慧照明”指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等技术组成分布式无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具有灯光亮度的强弱调节、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
但同时,肖盛华告诉记者,虽然“智慧照明”成为行业“热词”,但是目前的市场定位只局限于高端市场,且其所需要的只是软件系统的开发,真正核心的芯片专利技术仍然掣肘光电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