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四大“乱象”或引起LED照明行业恐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5 来源:搜狐焦点家居网浏览次数:14

2014年上半年,LED江湖可谓风云不断。先是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LED照明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21家LED企业生产的22批次LED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不合格项目涉及标志(安全)、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电磁骚扰、互换性、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外部接线截面积)、机械强度、耐热等。此后,成都、广州、江苏等地均爆出LED产品不合格事件,就连朗士、雷士、飞利浦、木林森等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

高光效、高节能、多变幻……LED的好处自然不言自明,正因如此,LED的通用照明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地沟粉”、“伤视力”等负面的声音也随着而来,为这个后起之秀的光辉形象抹上层层阴霾。另一方面,国家强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各地标准难统一,这个业内先天硬伤,也让LED行业少了前行的规则,企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乱象一:地沟油未走,“地沟粉”又来了

今年5月,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对江苏本地生产的和江苏市场上销售的LED灯、节能灯的抽检情况。抽检结果显示,江苏市场上销售的LED灯合格率仅三成,一些劣质节能灯可能存在使用“地沟粉”进行加工的违规做法,这些劣质灯不仅灯光昏暗,还伤视力。

地沟粉,即回收的废粉,抽检结果显示,一些企业还会使用廉价的普通卤粉,这多半由于一些小企业为了追求低价而压缩成本所致。但实际上,正规的生产过程中应该使用的是合标准要求的“三基色”稀土荧光粉。专家表示,使用“地沟粉”的LED灯初始光效不合格,不仅灯光昏暗,伤视力,而且寿命很短,既不节电也不省钱。

乱象二:高光效PK伤眼真相

被不少业内人士兴奋地视为“人类终极光源”的LED,近年来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盛名之下,关于LED光源不安全的声音却传了出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显示,西班牙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号称,LED节能灯可能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研究专家甚至认为,台灯等近距离使用的灯具尽量不要使用LED灯泡。

蓝光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光,当前市场上很多LED灯具,是通过芯片发出蓝光,激发黄色的荧光粉,来调和成白光的,这也就使得白光LED照明产品蓝光光谱较其他的光源来得丰富。国际上按照蓝光强度,有零类(无危险)、一类(低危险)、二类(中危险)等划分,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为零类和一类,如果是二类则被强制性打上“眼睛不能盯着看”。然而记者发现,市场上的LED灯具,大多并没有明确表明其蓝光是哪一类。

“尽管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为零类和一类,但由于没有规定要标出零类和一类,因此市民要进行区分很难。”对此,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副所长张善瑞建议,未来,市场上销售的LED灯应明确标注是哪一类标准,哪些人应谨慎使用。

乱象三:价格战,非用不可的武器?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LED照明价格直线下滑,下降幅度已经跌破20%的关口。实际上,自2012年以来,LED照明价格已出现持续震荡式下降,降幅更一度超过原价格的1/3,降幅达40%。比方说,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高调宣布实行“低价策略”,其LED路灯4元多/W,LEDT8灯管14元左右的售价远低于业内大多企业的生产成本,业界一片哗然。

关于价格跳水,业内有人认为是技术不断带动LED生产成本使得价格下降,但也有人不免揣测这是因市场竞争激烈而产生的“价格战”。勤上光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价不等于低质,此次推出的新品将有利于协助经销商抢占万亿照明替换市场,而获得的收益也最终将帮助勤上弥补产品售价上的损失。

尽管企业言之凿凿,但仍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此不计成本的市场倾销将极大的扰乱当前的市场竞争秩序,将给LED业界生态带来很大的灾难。

乱象四:强制性国标缺失,多重标准“打架”

“标准缺失是关键!”在业内,不少企业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这样一句话,在他们眼中,LED业之所以如此混乱,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迟迟未出台。记者查阅资料发现,

早在2012年,国家工信部就组织制定《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广东、江西、福建等省市也针对LED先后出台了相应标准,此外,根据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还有不同的规范、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说LED无标准可依着实有些冤枉。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地方标准,都不是强制性的。包括工信部预计于2014年完成的五项相关标准:《LED球泡灯性能要求》、《白光LED光源的显色性》、《面发光LED灯具技术要求》、《LED灯具测量方法》、《LED灯-加速寿命评价方法》也全部为行业推荐标准。此外,LED球泡灯、LED灯管这些室内灯具并没有相关标准出台。

一些LED生产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业内几乎是“各做各的”,不少地方的标准都是企业自制,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LED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而由于各地标准存在“打架”的地方,一地的产品在他地无法使用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至于一些杂牌企业可能根本没标准,“只要外形做得像就可以了。”

业内人士表示,各项标准实施至今,成效及影响力却相当有限,其中主因就是中国LED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尚不完善,缺乏LED寿命、色温、散热等关键性指标,导致设置的技术门坎过低,从而丧失了国家标准的主导地位。

这几年进入LED照明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看清楚LED照明行业的特点、形势及市场格局,找不到方向,造成不少企业无论是在生产、销售还是渠道布局上都显得很浮躁。他认为,未来LED将面临大洗盘,起码淘汰50%的企业。

“今天我们面临的对手可能不是知名品牌,而可能是一些明天不一定还活着的品牌,他们的品质和价格是规范型企业难以去面对的,这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现象,造成LED企业的盈利水平都不是太好。”西蒙电气副总经理张仁余表示,当未来业界对标准形成统一的认可,价格才有可能与性能相对应,企业也能获得合理的利润,最终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氛围,但这尚需一定的时间来过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