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象广场位于南宁琅东新区金湖路,是首府第一个以生态休闲为主体、将地面广场与地下商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复合型广场。五象广场被民族大道分隔为两部分,北广场主要建筑有五象泉雕塑、UFO星吧、喷泉等。南广场以花岗岩铺装地面,主要建筑有旋转水池、书城书市等。该广场是南宁市第一个以生态休闲功能为主,将地面景观广场与地下广场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业广场,是南宁市重要区域和市容亮点的广场。
南宁地区主要以壮族文化为主。本次在五象广场采用的灯具主要是根据当地知名的铜鼓、壮锦等进行文化定制。
15米芙蓉中华灯,采用玻璃的灯罩。“华灯”即“花灯”,指的是多头,植物造型的灯杆。芙蓉中华灯有三种,即(三层14.5m)芙蓉中华灯、(两层13.5m)芙蓉中华灯、芙蓉蕾。主要用于城市主干道、景区道路、广场等场所。该款灯在一般的华灯的基础上有以下突破:第一,变独圆杆为4根小矩管的虚拟矩形,能将事物看通看透,让人赏心悦目,意在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第二,以前的传统华灯采用的是漫射光,既不节能,又达不到照度的要求,只能起景观照明的作用;第三,芙蓉中华灯采用花瓣的形式,实现了灯杆与灯头的实体连接,在原有景观照明基础上,增加了功能照明,使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完美结合;第四,芙蓉中华灯灯头和杆体还可装载其他异域文化元素,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
4米铜鼓灯(皓月),配置50W白光LED灯头两套。多以单头,双头出现,任意旋转灯具角度,可调光的高光效主光源,简洁、利落的外观,配以炫丽的灯臂,适用于河滨步道,营造出休闲惬意之感。铜鼓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早已在壮族先民的心目中又了重要地位,我们将铜鼓外形与现代工业技术相融合,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时尚广场特色。
“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簟,或为人形,或如琰壁,或尖如浮图,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其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可以玩好。铜鼓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所在神祠佛寺皆有之,州县用以为更点。”这是宋代曾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对广西铜鼓的详尽描述。它表述了广西千百年来深深积淀的铜鼓文化;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主要产地为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考古证实,早在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多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8米五象鼻灯,配100W高压钠灯。“五象广场”这一名称与远古的“五象传说”、五象岭以及广场中的“五象雕塑”有关,不仅能有历史内涵,且更形象生动,容易被市民接受和识别。所以我们采用五象雕塑为元素,利用大象最具形象特点的鼻子为灯杆主形象,配合民族文化元素,使灯具既形象大方又富有民族风情。
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多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到了明代,壮锦越来越流行,工艺也越来越精湛。明代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已成为朝廷的贡品。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月牙灯,LED月牙形灯具。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理念来设计。在阴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七、初八时可以看见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刚好为期一个月。我们通过采用三十根小月牙灯杆围成一个大圆,利用月亮阴晴圆缺的特点,根据三十天内月亮亮化程度的不同来控制月牙灯的亮光,显得富有层次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