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OLED笑道最后? 盘点过往电视技术发展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2 来源:中关村在线浏览次数:41

2014年8月21日,如果我们愿意回顾刚过去10年时光,会很尴尬(更多的是不幸)的意识到,从阴极射线管(CRT)时代开始算起,我们经历了多次显示技术的革新演变。然而,每一次革新需求面临十字路口时,技术端处于领先地位的一方总是举步维艰,而技术“次品”却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一次接着一次,无不例外。

显示"次品"为何屡战屡胜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先进显示技术带来的震撼,无疑是一种遗憾。而说到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提前“默哀”一次,因为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同样不能幸免,最终上市的OLED电视,其核心技术和预想中的将会有所偏差,谈不上灾难性的,但至少是妥协性的。换句话说,无论OLED电视还要等多长时间才能普及,最终都会是“缩水货”。

显示技术的更迭,就是技术“次品”一次次成功逆袭更先进技术的故事,无论是决定性的变革还是物理特性上的进化,皆如此。因为励志、有趣等缘故,现实中多数人喜欢“矮穷挫”逆袭“高富帅”的故事,但在引领科技技术方面,相信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接下来,我们就显示技术发展历程,讲述“矮穷挫”是如何屡战屡胜的。

液晶电视如何战胜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vs液晶电视

阴极射线管(CRT)有着相当出色的显示质量,但缺点是体积庞大,随着人们对显示面积要求的逐年提升,CRT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尺寸越大意味着“屁股”越大(其原理有点“投影”的味道,画面越大需要投射的距离就越远,那么纵向深度要求就会越高),因此,无论CRT画质有多好,也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液晶技术和等离子技术均试图取代CRT成为新的霸主,两种显示技术皆能从根本上解决CRT纵深过长的体积问题,超薄机身设计意味着可以轻易实现更大的物理尺寸。从技术特点来看,等离子更接近CRT,自发光特性带来出色的画面层次感,响应时间几乎持平CRT显像管。而液晶电视需借助背光源发光显示,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不如等离子技术,动态画面也有较明显的拖影现象。

毫无疑问,在发展初期,等离子技术相比液晶技术更具优势,且优势明显,但自身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物理特性决定等离子很难实现高分辨率,848×640、1024×768成为主流分辨率,而液晶电视起步就有1366×768和1920×1080分辨率支持。同样是物理特性的关系,等离子存在“烧屏”的风险,而液晶则省心许多。

然而,等离子最终溃败的原因是因为技术不够开放,导致绝大多数电视厂商只能运作液晶产品,等离子技术专利基本掌握在松下等少数品牌手中,尽管松下很努力把等离子电视做的很出色,但“众人拾材火焰高”,液晶技术中后期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原本处于明显弱势的环节已经逐步改善甚至超越。时至今日,等离子技术在液晶技术面前,唯有俯首称臣。

LED背光:因为省电而牺牲画质

CCFL vs LED

等离子技术原本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保守的日系品牌试图一家独大,而低估了液晶技术的无限潜力,倘若等离子技术专利从一开始就对外开放,等离子电视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更为遗憾的是,OLED显示技术同样更接近于等离子,等离子电视的溃败间接影响了OLED电视发展的脚步,一步走错步步错,徒增哀叹。

在LED背光电视刚入市时,不少地方卫视针对LED电视产品进行视频报道,我们很惊愕的发现大多数电视台将传统液晶电视命名为LCD电视,进而和LED电视产品进行比较说明。我们知道,严谨的说法LCD是液晶的统称,所谓的“LCD电视”指的是CCFL背光电视,而LED则是最终取代CCFL的新型背光技术。

尽管CCFL背光产品已经全面淘汰,但其画质表现强于LED产品,CCFL之所以被LED淘汰顺应了时代的需求,LED背光产品的功耗不足CCFL背光的一半,并且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机身,有助于电视厂商降低物流成本,用户也可以买到更轻薄更适合挂壁的电视产品。因此,CCFL其实和CRT显像管一样,并不是自身画质的问题,而是人们喜欢体积更小、画面更大、功耗更低的电视产品。

成本妥协:RGB LED终昙花一现

RGB LED vs WLED

也许很多人不太清楚,LED背光技术其实分为2种,RGB LED(三基色LED)和WLED(白光LED),其中RGB LED拥有相对纯正的三基色元素,色彩表现无限接近CCFL背光水平,并且完整具备LED超轻超薄和超低功耗的特点,是非常出色的替代方案。不幸的是,RGB LED背光的成本较为昂贵,而WLED背光成本极低,因此RGB LED电视产品局指可数,WLED电视轻易就赢得了市场。

WLED技术原理十分简单,要么通过蓝光LED发光二极管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要么通过紫外光LED激发RGB三波长荧光粉来产生白光,而只要是用“人造白光灯”来投射成像的产品,无一例外会出现色彩失真,因此在LED发展初期,专业级的显示设备不敢轻易转向LED技术,而是固守CCFL阵营好些年。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液晶电视都是基于WLED设计,即便是三星、LG、索尼、夏普旗舰级液晶电视也不例外,所幸的是,这些顶级大厂通过画质芯片和先进算法弥补了和RGB LED背光的差距。当然,最终我们需要承认,相比较完整色谱的RGB LED背光技术,奇葩的WLED背光技术无疑是技术“次品”,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唯有WLED能够为电视厂商赢得利润。

QLED量子屏:OLED普及拦路虎

OLED vs QLED

盼星星盼月亮,OLED电视终于在2013年正式商用化,LG和三星分别推出55英寸曲面OLED电视产品,开启了OLED电视新纪元。和预期的一样,OLED电视上市价格极其昂贵,55英寸1080p英寸OLED电视售价为5.5~6万元人民币之间,普通老百姓完全被拒之门外。相比之下,同期开始推广的4K电视比较接地气,依靠相对实惠的售价轻松赢得了市场。

不过,4K电视并没有本质上改变显示技术的特性,当4K电视热度降下来之后,人们会重新把目光焦距在OLED电视之上。十分不幸的是,即便4K电视热度降低,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也不会顺风顺水,因为QLED技术将会成为WLED背光的替代品,继续发挥液晶材质的余热。不出意外的话,QLED至少可以延长液晶电视5~10年的生存寿命。

OLED电视良品率问题迟迟未能改善,成本问题不解决,普及就有难度,这是OLED电视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事实上,OLED显示技术目前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色彩稳定性和精准度。相比之下,QLED量子屏显示技术在色彩准确性、画面稳定性上相比OLED具备一定的优势,功耗远远低于OLED,制造成本更是不足OLED的一半,因此QLED将成为QLED电视发展的障碍。反过来说,QLED也给了OLED充裕的时间去完善自身。

白光OLED:期待远远大于遗憾

RGB OLED vs RGBW OLED

超高清4K电视普及速度十分惊人,中国市场尤为如此(占据全球80%左右4K电视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当4K电视彻底渗入主流市场之后,热度将会衰退,那么市场需要新的刺激点,原本这是属于OLED电视的绝好机会。

说到底,QLED只是一种全新的背光技术,拥有许多出色的特性,无论OLED电视产品普及需要多长时间,最终市面上的OLED电视都会取代之。不过,OLED面临当年LED背光一样的尴尬,RGB OLED效果出众但成本极高,而RGBW OLED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成本的问题。

即便采用RGBW OLED技术,OLED电视的售价也十分昂贵,因此OLED想要普及很难从RGB OLED身上寻找突破口,不出意外的话,未来OLED技术会转向RGBW OLED方向发展,虽然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可以预见到这一点。毫无疑问,相比RGB OLED技术,RGBW OLED显然也是因成本妥协的技术次品。所幸的是,RGBW OLED依旧保留OLED绝大多数的物理特性。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规模的变革还是小规模的背光升级,显示技术一次又一次往人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其实这就是市场,厂商需要盈利,用户需要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这些技术“次品”实际上是最适合市场的选择。对于未来的OLED电视,我们同样要面临这样的尴尬,不过OLED超丰富强悍的物理特性依旧值得我们期待。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