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报道称,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重点实施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与生物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该规划或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工业4.0”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我们从德国的工业4.0概念得到的启示是,格力空调的模式也是可行的。和德国相比,研发投入不足。而格力强调核心技术在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这对于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的转变,是有意义的。提高生产力、加快产品上市、灵活的生产模式以及提高资源效率,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生产体系。因此,制造企业应该逐步转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将生产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引领制造业未来”做好准备。而数字化的企业平台,就是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两化融合的途径。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2014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并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提出了在2020年进入制造强国行业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中国制造业未来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强调更迅速、灵活地适应市场,用“贸工技”的方法跟上时代,还有一种则是“技工贸”的方法。比如,同样是家用电器,海尔走的是贸工技的路子,格力则是技工贸。
中国要在工业4.0时代取得优势,必须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上先行一步。一方面,在国家新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加强对CPS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CPS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同时,在制造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中加强前瞻部署和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组建“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的做法,组建一批国家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负责承担基础理论研究,组织力量研发突破CPS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工具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的开发应用。
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计划将培育15-20家标杆智能工厂
1月29日,工信部印发《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工业4.0”成为该计划关注的焦点。
计划提出,培育打造15-20家标杆智能工厂。具体来看,将选择4家先进石化化工企业,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培育示范石化智能工厂;在水泥行业选取2-3家先进企业建设示范建材智能工厂;另外,还将依托生产装备的高度信息互联和数据系统的实时采集,打造轮胎智能工程;钢铁智能工厂方面,将选择4-5家先进钢铁企业;有色智能工厂示范,则将选取铝、铜行业3-4家先进企业。
金属数字矿山方面,将以铁矿、铜矿、金矿为代表,建设3-4个智能矿业示范工程。稀土数字矿山方面,将依托大型稀土集团,在赣州、福建等稀土重点矿区建设2-3家稀土数字化矿山示范工程。
同时,依托国内大型矿冶科研院所,将开发矿冶生产智能运营决策系统,形成生产装备远程在线维护、工艺过程故障智能诊断、分析仪器自动标定维护等远程工业服务能力,到2018年在国内3-5家大型矿业集团推广应用。
计划要求,针对石化、钢铁、有色、稀土、建材等行业生产工厂的不同特点,分行业制定智能工厂标准。
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包钢股份、宝钢股份、武钢股份、中国铝业、紫金矿业、江西铜业、五矿稀土、厦门钨业、海螺水泥、金隅股份等石化、矿业、稀土、水泥等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受益“工业4.0”计划下的智能工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