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护眼灯的实际工作效果,了解护眼灯视觉健康舒适性究竟如何,本视觉人因工作室针对护眼灯展开了大量测试研究工作,希望能为未来智能护眼灯的设计提供更多帮助及数据参考。
实验对比:护眼灯的“护眼”效果并不明显
本工作室购买了三款在知名电商网站上销量较高的LED护眼灯进行实验测试:
实验护眼灯品牌:1、国产品牌,2、欧洲品牌,3、日本品牌。
实验被试选取:年龄段:17-23周岁,性别:男女各半,屈光分布:(0~-3.00)D。
实验环境及内容:本实验的测试环境为无背景光(暗室)--仅有护眼灯照明。被试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依照日常习惯在护眼灯光源下进行阅读测试,单个被试测试时长为45分钟。
实验测试结果:三款LED护眼灯的测试结果及白炽灯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对比如下(见表1):
*注1:表1中三款护眼灯的测试照度有所差异是由灯本身的调节范围及调节方式不同引起,测试时已尽量调节使其接近,白炽灯测试环境为全般照明环境。
*注2:VICO指数(visual comfortable视觉舒适度)为本研究团队研发的基于眼轴及角膜屈光变化的客观视觉健康舒适评价指标,其结果是在采集6大类与人眼视觉疲劳状态及视觉成像质量直接相关的客观参量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得出,能客观表征人眼健康舒适度状态,共分为0~5级,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的健康舒适度越差,视觉疲劳累积越高。
由表1可见,三款LED护眼灯的视觉健康舒适度均低于全般照明环境的白炽灯。
[pagebreak]通过比对本工作室前期测试的近30款光源产品视觉健康舒适度结果发现,本次测试的三款LED护眼灯在视觉健康舒适度方面并未体现“护眼”特性。单纯比对三款护眼灯测试结果可见,国产品牌在30人次测试中得分最低,说明国产品牌护眼灯在此次测试的三款护眼灯产品中视觉健康舒适度最优。
市面抽样护眼灯的视觉健康舒适度评测结果,从实验结果来看,产品并未如商家宣传的那般“神奇”。抽取的三款分别来自欧洲、日本及国内的护眼灯测试结果均被白炽灯“完爆”,而且三款护眼灯中表现最好的竟是国产品牌C,比其昂贵1-3倍的欧洲品牌A及日本品牌B护眼灯从视觉健康舒适度上均不如国产品牌C。
由此看来,纵使欧洲品牌A及日本品牌B的外观设计确实高出一筹,也只能算“金玉其外”而已。
VICO指数是设计护眼灯的关键
从产品设计角度,设计真正的智能护眼灯首先要清晰视觉舒适度指数(VICO指数),可以说,解读VICO指数是帮助产品如何实现健康属性提升的关键。
护眼灯要“护”什么?
很简单,所谓护眼灯就是要通过合理的人因设计,使得光源产品的各类参量贴近使用者的即时视觉需求,营造舒适的即时阅读环境,降低灯下工作时由于光环境的不当引起的各类视觉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保护光源使用者视觉功能的目的。
由于护眼灯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学生,因此从日常生活角度来说,护眼灯就是要尽量的营造良好的光环境,提升人眼的视觉健康舒适度,降低学生人群的近视诱发率。
目前,医学界对于近视发生的生理原因尚未能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遗传及后天因素共同导致,虽然遗传因素是先天的不可抗力,但是我们依然要尽最大努力的从后天因素,也就是依据人眼调节的周期性生理特点进行光源产品的健康设计,从而实现护眼灯真正“护眼”的目的。
护眼灯的设计方法
本工作室利用VICO指数能客观有效评测产品视觉舒适度的特点,组织进行了大量的不同类型光源产品人因实验,以实验结果为依托,结合实用需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眼灯研发设计解决方案,总结起来如下:
首先,要研究人眼工作的特性及其疲劳产生的周期性特点,为产品的视觉健康设计找到“目标”,人眼工作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人眼对光的耐受性及敏感性在周期性变化。其次,要了解产品主要受众人群的工作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阅读习惯进行人因设计。第三,结合以上两点,从护眼灯的三大类应用参量角度进行产品的人因学设计,实现产品的功能需求。
[pagebreak]护眼灯设计的技术要点
由图1可见,在护眼灯设计的人因设计环节,本工作室提出了三大参量类型,分别为固定参量、时间周期参量及复合参量。具体三大参量类型及其设计原理见图2、图3、图4。
综上所述,对消费者而言,护眼灯的选择还需要谨慎。而对于灯具设计者来讲,一定要清晰真正“护眼”的护眼灯必须要满足人眼的光健康需求,并能随人眼的生理特性实现智能调节,只有这样才能减缓视疲劳累积,降低光环境对于人眼功能的影响,从而达到护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