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亚投行给我国各行各业注入一股新的强心剂,也带动了LED照明行业的新的商机,随着博鳌论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年度最强音的来袭,东盟作为亚洲博鳌论坛的重要发起者,备受瞩目。东盟,成立于1967年,拥有6.18亿人口、448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是全球经济成长速度较快的区域之一。本着爱岗敬业、万事离不开LED的行业精神,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盟的LED照明市场形势,是否值得我国LED照明企业注入资金开发呢?
2014年,东盟经济整体上快速增长,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往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约为480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较2013年增长8.3%。其中,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额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
上述贸易趋势在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方面上也得到印证。2014年我国对东盟LED照明市场出口额为29.90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359.28%,远高于我国LED照明产品68.82%的出口增长水平;占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32%,较2013年同期提高10.32个百分点。
2013-2014年我国对东盟各成员国出口情况
看到这个数据,相信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在东盟市场上大干一场了吧?!别急,激动人心的还在后面,听小编慢慢道来。
就像当年中国先发展东部后发展西部、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样,东盟成员国的发展步调也不尽相同,就让小编带大家看看哪些成员国的照明市场更令人激动吧。在东盟成员国中,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成为2014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对东盟市场的前三大出口国,并且这三个国家均已跻身到我国LED照明产品前十大出口市场中,其中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分别在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市场中位于第3、7、8位,上升最快的当属越南,从2013年的第35位一路飙升到第三位,马来西亚上升了13位、新加坡上升了15位。从我国LED照明产品对这三个市场的出口增速来看,越南增速高达1839.45%,真是需求大爆发啊!马来西亚、新加坡增速也分别达到449.97%、457.55%,多么火爆的市场!还没有进入东盟市场的、或动作较慢LED照明企业此时不发力更待何时?!
2014年中国LED照明产品前十大出口国
各成员国占我国LED照明产品对东盟市场出口总额的份额
从东盟LED照明市场来看,东盟经济增长速度快、基础建设投资大、低关税甚至零关税政策等都极具吸引力,无疑为我国LED出口企业打了“满满一吊瓶”的兴奋剂(原谅小编吧,小编也是激动地无法用言语表达了,任何劲歌热舞都无法表达小编此时“看到东盟的道路上一盏盏LED灯散发着金子般的光”的那种激动与兴奋);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协议不断发力,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各国的支持和响应。大买家和大卖家都已经谈拢了,我们还怕什么?!怕某些欠发达国家投资基础建设没钱?有“亚投行”在怕什么?!看着没?组合拳!那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能都留给别人呢?记得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说过,2015年是LED照明市场持续爆发的一年,你再抓不住的话,就真的只剩一地鸡毛了!
有实力、有财力的LED厂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入东盟市场,如封装厂商可寻找机会进入当地LED照明厂商供应链,或到当地投资建厂;品牌企业可以在东盟市场寻找代理商或增设办事处,也可以在当地投资建厂,将东南亚当做生产制造基地。以上是大企业的进入策略,我国大大小小的LED企业数以万计,并不是每家企业都如此的“财大气粗”。对于中小微LED企业来说,紧密结合当地LED照明细分产品需求,直接出成品到当地市场最为可行且投资回报最快,因此,开发主流产品、主攻某一细分市场不失为上策。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扒一扒东盟主要市场的细分产品需求情况。
首先从越南LED照明细分产品进口情况来看,2014年LED舞台灯所占份额高达87.7%,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LED天花板灯、LED筒灯所占份额仅为为5.8%、3.5%。
2014年越南主要LED照明细分产品份额分布
从马来西亚LED照明细分产品进口情况来看,将近六成的LED照明市场由LED天花板灯占据;其次是LED投射灯,占比为18%;LED筒灯所占份额为9.8%。
2014年马来西亚主要LED照明细分产品份额分布
再来看下新加坡LED照明细分市场情况,LED天花板灯所占份额为45.7%;其次是LED投射灯,占比为17.6%;LED筒灯所占份额为15.8%。
2014年新加坡主要LED照明细分产品份额分布
对于中小微LED照明企业来说,锁定主打产品进入东盟市场极为重要,随时关注东盟市场的经济发展、深入了解东盟各国基础建设实时动态,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制定差异化的产品进入策略。
对于我国LED照明企业来说,无论选择何种进入策略,树立品牌影响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强化LED企业在东盟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才能更好的实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