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发展智能互联照明 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不可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6 来源:GSC《LED市场》浏览次数:43

       作为联盟的媒体,我们十分了解CSA常务副秘书长阮军先生的工作作风,记者办公位正对着他的办公室,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单位的人,因为我们次到时阮军副秘书长就已经在办公室伏案办公了,联盟领导对待工作如此兢兢业业。作为联盟的一份子,刚入行不久的新人,我们自当要向前辈看齐。面对是前辈是领导的他,我只能默默的跟自己说,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以下是GSC《LED市场》杂志采访CSA常务副秘书长阮军先生的文稿全文:

       当我向CSA常务副秘书长阮军先生提出“专访”要求时,一开始他是拒绝的。一句“行胜于言”,铿锵有力,容不得我还有半点念想。

       事件的转机还有赖于远方光电及英飞特联合承办的国际光年半导体研讨会,让我能得以与阮军先生谋面并深谈。

       我们谈纸媒生存。他说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版图,纸媒地位下滑已是不争事实,但它不会死,在特定的场景里仍可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在纸质版和数字化的坐标上,一定还能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点。他苦口婆心、诚心诚意地告诉我应如何让《LED市场》定位更精准、价值更高、力量更大,以便走得更远;

       我们谈记者职业操守。偏听偏信,断章取义的报道令他头疼。一方面他很难容忍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表述,另一方面他又体恤记者重压之下过度追求“看点”而采取的不得已之举。所以,他更多时候选择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发声,并不是有意摆“高冷”姿态,也不是想以此掌控舆论导向,更多的只是想以可控的方式传递正确的声音。这似乎也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为何我惨遭拒;

       我们谈GE与苹果、高通合作力拓智能照明。他认为,何为真正的“智能照明”,业界仍未达成共识,中外概莫能外。真正符合人类需求的智能照明产品屈指可数,所以他认为现在的智能照明产业还是一个新鲜产业,而三个巨头的通力合作,也正好验证了这的确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不过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个风口会将哪个企业吹起来,但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他建议国内企业,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视野来考虑部署竞争方略;

       我们谈智能照明接口。他反复强调,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无法独善其身的时代,如果LED照明企业仅是被动跟随跨界巨头步伐,不主动出击,那么待智能家居的通讯协议等都完成,便会丧失很多商机。而内部抱团,跨界合作,推出统一的接口或者通信协议标准等,再以统一的平台对外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处理的方式;

       我们谈……但只字未提“专访”事宜。

       参加会议回来后,我通过CSA秘书处再次要求约访阮军先生,希望他能在此时就“LED产业的智能之路”发表他的灼见。这一次,他竟同意以邮件的方式接受采访。这一过程精准地诠释了“百聊不如一见”。

       我的一位在行业浸润多年的同事告诉我,LED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CSA的牵引,而CSA向前发展,也离不开吴玲秘书长这位巾帼英雄的谋篇布局。但那些“大大小小计划”得以落地生根,同样也离不开阮军先生的勤恳耕耘。

       急行业之所急,这是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对话: 《LED市场》=L 阮军=R

这是一个无法独善其身的时代

内部抱团,跨界合作并进

       L:互联网+时代下,CSA做了哪些部署来指引行业发展?

       R:LED既是照明产品又是电子产品,是智慧社会重要的交互界面,LED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将催生更多更新的技术与应用,会令照明行业的想象空间大大扩展,由此有可能会诞生出一些弯道超车的企业。

       为了引导企业更好的把握这个新机遇,联盟一方面联合业内外涉及器件、产品、控制、传感、家电龙头企业及物联网、电商平台共同成立智慧照明委员会,就智慧照明融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过程中涉及到的互联互通问题、标准、技术路线、解决方案等问题进行合作推进。另一方面,联盟通过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部署研究相关技术项目,并快速转移给企业实现产业化,如白光通迅定位项目,智能控制等,促进技术的创新应用。

未来CSA还将协助科技部开展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智能照明方面向国家提出集成研发项目,并结合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抓住重点进行突破,以应用带动研发协同发展。另外还将加强智能照明标准化工作,用标准起到技术引领作用。

       L:LED照明企业一直重视的是硬件和生产,互联网+时代下,开始对智能方案有很大需求,但目前被普遍认为还没有凸显出能支撑硬件、云平台和APP的研发力量。那么,“借助互联网企业、通信模块厂商等外力”和“仅靠内部抱团制定标准发展”,这两种方法有何利弊,您更倾向于哪一种?

       R: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发展的大趋势上来看,涉及面广,智能照明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但如果LED照明仅仅是跟随巨头们的步伐,待智能家居的通讯协议等都完成,智能照明被动跟随,会丧失掉很多商机,也很难形成一种系统。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无法独善其身的时代,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发展智能互联照明,必须要有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互联网时代让分工更为细化,自己擅长的方向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带动创新。我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LED照明内部的技术标准企业要抱团合作,尽可能共同协作快速在内部的互联互通、接口等方面形成一致,在照明系统融入应用大系统方面则要充分的与互联网、通迅、电商等合作,让照明的开放融合性更强。届时同时通过统一的平台对外,从而实现在智能家居等更广阔的平台上与智能家居牵引方或者巨头企业们对话沟通和合作。

这是下一个“风口”

整合资源和创新突破才能吹起来

       L:有人说,这个时候照明行业正站在前所未有地与互联网深度结合的路口,站在您的角度看,如何才算“深度结合”?目前存在哪些难题?

       R:半导体照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必然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必须要看到这一点。目前,电商、O2O等互联网商业模式己给照明企业带来了种种冲击和影响。互联网经济重视用户体验,智能照明也将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技术研究、标准制定、成果示范等多方面都要跨界合作行个性化定制生产或服务,挑战工业经济组织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用户端充分的互动,真正以用户需求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核心,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这无疑对传统固有的、规模化的生产制造方式的颠覆。

       L:GE、苹果和高通联手发力智能照明市场,是让照明与互联网更加“深度结合”?

       R:智能照明的本质是电子化和网络化,不仅可以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实现自动调节和情景照明的基本功能,同时也是互联网的一个入口,从而衍生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务,据预测,到2017年,中国高端智能照明市场容量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智能化的发展无疑将为传统LED照明产业开启新的蓝海。

       三个巨头的通力合作,正好验证了这的确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此外国内不少知名企业也嗅到了这片新的商业“蓝海”的新契机,在智能照明领域开拓布局。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跨界合作才能更好地创新。在照明步入智能化、互联网时代,企业借助资源整合,抱团合作,才有可能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但是对于众多LED明企业,想在新的市场中占得份额,并非易事。因为这意味着企业要在产品技术、供应链、渠道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转型升级。如何整合不同方面的合作资源,抢占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企业目前需要把握的。

       智能照明算是一个新的产业,给了许多企业新的机会,谁也无法预料下一个风口会将哪个企业吹起来,但机会一定是那个有准备有实力的企业准备的。目前智慧照明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还达不到“智慧”的要求。在技术层面,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家的智慧照明设备之间存在不兼容现象,某些软件采用自定义的非标协议进行通信,先期进入的厂家很容易获得自然垄断地位。国内企业必须要以创新作为成长动力,并要清楚自身发展方向和规划,找对真正的竞争对手,找准关键的发力环节,以开放的心态和更为宽广的视野来考虑部署竞争方略。CSA也将继续整合各方创新资源,连接应用、市场、企业等各方力量,寻找技术、商业模式、市场培育乃至机制体制创新的突破口,带领企业实现互补性跨界合作。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智能入口

依仗兼备节能照明和数据入口的双重功能

       L:可光通信技术(VLC)的发展被部分人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智能照明更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您是否认同它将成为未来通信的基础设备、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入口?为什么?

       R:最近,飞利浦和家乐福在法国某大卖场全面启用基于VLC的室内导航系统,帮助消费者更快地找到需要的货物。更早些时候,美国零售巨头Target公司在1800多家商店中也试点安装了基于VLC的室内位置服务系统。国际上的行业大咖们纷纷将VLC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同时结合零售商转型的现实需求,瞄准“室内定位”这一具有研发基础与商业价值的领域进行深耕,国内华策光通信也在2014年5月在江苏常州路桥小商品市场推出VLC室内定位的商业化运营案例。国内外这些VLC的商业化实例足以证明其在智慧照明方向上的巨大潜力。通过VLC,室内每盏LED灯具变成了一个个“室内小卫星”,大量LED灯具组合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光网”,将带动室内基于精准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行为轨迹分析等大数据的采集研究,在商业领域、公共安全领域、军工涉密领域、特殊行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除了位置服务的应用外,VLC在替代无线通信和可穿戴电子通信方面的研发及应用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通信数据率、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距离等都有提高。此前有复旦大学实验室称最高单向传输速率达到3.7G,实时系统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M。后有爱丁堡Purelife获1500万英镑的投资,并称可实现3米内的双向传输,速度达到5Mbps。在可穿戴电子方面,国内企业北京国承万通研发出了世界上首个利用光通信技术的最小最轻的运动追踪器Goccia,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并完成了A轮融资。

       VLC本身具有很多优点,如光信号对射频信号不产生干扰;不占用收费的射频信号带宽;可见光通信可以在LED灯具上实现,不需要依赖其它发射装置;可见光无法穿透不透明的材料,因此适用于保密通信。这些优点使得可见光通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LED的大面积普及,作为照明系统的基础设备将被铺设的越来越广泛,当其兼备节能照明和数据入口的双重功能时,势必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智能入口。

       目前CSA也在积极参与可见光定位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希望和业内企业一起争取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标准话语权。

       本文来源:GSC《LED市场》杂志6月专刊原创稿件,转载须注明,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