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收购、授权等方式冲击专利壁垒
国内LED企业能否从专利围剿中获得喘息机会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全球LED工商业照明市场预计将以30.8%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从2012年的129.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860.8亿美元。
市场这么大,LED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LED产业上中游核心专利主要集中于飞利浦、欧司朗、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科锐等五大国际巨头手中。他们通过彼此的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形成严密的专利网。而我国大陆申请比例少而晚,基本上是2000年以后开始递交的,且大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进入国际市场屡受挫。
就在去年,国内LED企业迈出国门时面对的还是一张张密不透风的专利网,国际巨头内部竞合、相互授受,“狙击”不断崛起的后发企业。而现在,这张巨网似乎开始松动,接连的出售加上竞相的接盘,是否意味着国内LED企业终于可以在残酷的专利围剿中获得一丝喘息机会?
国际巨头布建的专利壁垒出现松动?
8月4日,科锐与晶元光电签署了全球LED芯片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双方将获得对方的氮化物LED芯片专利许可,并授予对方部分非氮化物LED芯片专利权。一方面,Cree的创新技术及广泛的专利组合让LED元件及照明产品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晶电将借此机会更迅速、顺利将LED芯片推上全球舞台。
而在此前的7月,日本丰田合成先后将白光LED专利授权给中国的两家LED 封装厂商,聚飞光电及易美芯光,达成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于两家国内企业而言,获得丰田合成的专利授权意味着可进入全球白光LED专利网,从而打开企业的国际市场成长空间,也为他们的下游客户提供了白光LED专利保障。同一月,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重庆临空开发投资公司的投资集团牵头以1.3亿美元收购美国BridgeLux(普瑞)100%股权。此次股权收购成功,国内企业相当于控制所有 Bridgelux 企业的专利及交互授权,可以进行从芯片到模块的垂直产品整合以及氮化镓上硅芯片的开发,掌握芯片、外延片、封装、白光、光学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
无独有偶,今年欧司朗亦规划分拆并出售其传统灯具及镇流器、LED灯具及系统单位的部分灯具业务,这引来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国内LED巨头飞乐音响、德豪润达雷士集团等纷纷加入此次“竞投”。
这些专利交叉、战略合作、跨国收购的案例都在向业内传达一个信号:国际巨头布建的专利壁垒出现了松动,通过收购国际巨头公司渠道和技术业务,开辟一条中国LED企业打破国外专利垄断的新路,更好地走出国门对接国际市场。
专利是LED产业人必须绷紧的一个弦
直接或间接受政府主导的跨国收购在今年盛行,大企业接连从重要专利所有者身上捧过“交接棒”,而跨国并购和专利交叉授权能否缓解中国LED企业的专利之困?
“少数几家企业得到专利授权并不代表国内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这只是技术与资本之间的互换协议,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更需依照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专利布局。”晶能光电CTO 赵汉民博士表示,国内产业发展整体上还是朝集中化发展趋势,产业需要大企业具备专利开发创新能力,小企业具有自身特色技术,两者相结合才有同国际大厂交叉合作的谈判砝码。
“中国资本对全球LED资产的并购除了对品牌市场的需求外,专利技术也是并购的重要标的之一,伴随着股权的变更,其中大部分的专利也会随之移转,在这之前形成的所有契约依然有效,只是拥有的主体变了。即使全部专利都转到中国人手上,由于拥有的主体不同,依然面临不同主体间的专利诉讼或授权。” 深圳市骅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松表示,“LED的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即使有的专利到期了,还会有新的专利出现,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和新的授权,专利是我们所有从事LED事业的人都必须绷紧的一个弦。”
广东开耀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强认为,交叉专利授权从根本上讲更像是一种强强专利企业的联合,这种方式要求专利交叉授权双方的技术价值基本是对等的,相当于“强者之间的游戏”。另外,专利的保护期限也是有限的,专利保护期限届满后可能会重现专利纠纷的问题,所以不可能坐享交叉合作获得该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企业可根据相互授受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专利战略发展,但从根本上还是要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做强做大。”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不能“手中无粮”
“在可能面临的专利危机中,企业的风险与机会并存,并可以有效地互相转化。”许文松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家能垄断一个行业的所有专利和技术,因此拥有不同专利的各方,结束专利诉讼达成妥协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互交叉授权,“在前期,企业的专利素材和技术条件都可以作为储备,一旦发生专利诉讼或者专利纠纷,可以作为谈判的砝码。”
与此同时,当企业需要维持的专利到达一定量时,后期维护成本也会非常可观,所以大量的专利申请对许多创新性企业可能并不合适,甚至弊大于利。因此,对专利的较早布局,会让自身的专利竞争更加有效,在可能面临的专利诉讼中处于更有力的地位,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网络能够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技术领域,就会给人可乘之机。
规避专利风险,把握专利机遇,最重要的是建立企业的专利管理架构体系。产业经过粗放的快速增长,到资源开始整合的阶段,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意识也在逐步建立。但是在实际案例中,许多企业的专利申请都没有经过有效地布局,甚至无序杂乱。这些无效的专利申请程序,最终也不会形成有效地战斗力,面对强大的壁垒时成为一盘散沙。因此,许多知识产权专家开始呼吁,企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讨论LED
专利布局的问题,这个战略考量包括从企业整体的产业链或者行业所处位置,从具体的产品进行产品专利的布局。
对于企业而言,布局国际市场首先应该做到“兵马未动,专利先行”。产品出口前做好目标市场地区的专利调查分析,当前LED核心专利集中度较高,国内企业产品无论内销还是外销,都很容易踩到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压线”,一旦触发,大部分企业都会被严厉的保护措施所击退。与此同时,逐步进行自身的专利积累,基于长远的市场利益考量,迎接国际市场竞争不能“手中无粮”。(综合半导体照明网 阿拉丁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