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存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红色激光读写的VCD光盘,存储容量约为700M。而当前以蓝色激光读写的DVD光盘,其容量已扩展到25GB。未来,如果我们以紫外激光二极管为读写器,光盘容量预期将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海阳说,“此外,紫外光电子器件在日盲探测、紫外光通信等国防军事领域也有极为重要的应用。”
徐海阳说的并非畅想,而是即将实现的未来。他所工作的实验室已在紫外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其中“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项目还荣获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带头人、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介绍,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低维氧化锌更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和新奇的物理性质成为材料科学前沿。对于低维氧化锌材料,实现稳定可控的p型掺杂是国际公认的科学难题,获得高温、高效激子复合是发展光发射器件的重要基础,打破激子束缚、实现载流子有效分离是拓展其功能的关键。而针对这些问题,“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项目实现了关键性突破,研究成果将促进半导体材料学科的发展,开辟一系列新的应用领域。
刘益春说:“科技研发不仅考验智力,更考验着毅力,同时也需要团队合作。从2000年开始,项目组历时15年,在东北师大与长春光机所的合作下,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基金委重点、杰青等项目的资助下,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和如今的荣誉”。
然而,“自然科学奖”的殊荣并不是第一次青睐于东北师范大学。近4年来,东北师大已经获得了3项自然科学奖。“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说明学校长期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长期坚持学术导向、坚持创新、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刘益春说,“今后我们将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加深和拓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让成果走向市场,与吉林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作为师范院校,还要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教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