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层管理理念混乱
世界著名的美国兰德咨询公司曾有言:“世界上每100家倒闭破产的大企业中,85%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
环境在变化,LED行业在发展,竞争对手由原来的几个变成现在的多个,战略目标也由原来的割据一方变成现在的逐鹿中原,竞争异常激烈。这时候,挽救企业的法宝是企业的自救,而企业的自救,则完全系于企业主自身。但是,某些企业领导人没有前瞻性及危机意识,在LED行业“井喷”式发展的那几年变成“暴发户”之后,便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结果画地为牢,企业越做越小。与这些企业恰恰相反,有些企业虽与时俱进了,但却为了求利润,玩概念,赶时髦,什么新鲜就尝试什么。更有甚者,则完全照搬大企业的经验,毫无疑问,邯郸学步的结果当然是南橘北枳。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企业的管理理念是“捋顺”了,但对产品规划混乱,或者在清晰的产品规划面前无法从一而终,半途而废或半途改道。另外,不少企业表示,企业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而是由于内部高层的意见难统一,朝令夕改,如深圳麦斯田,因股东发展理念不同,公司遭到拆分。
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可惜,在价格战的硝烟中,LED企业用的最多的“武器”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低价,导致很多劣质的雷同的产品肆意扰乱市场。特别是进入微利时代,无利可图的经营者只好从原材料下手,成本减少一分是一分,最后即使产品卖出了,也是“一锤子”买卖。笔者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当企业没有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品质基础差,缺乏结合本公司的质量标准和质量预防控制方案时,终端用户对将LED市场失去信心,经营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司毁灭。
三、盲目扩产
相信每个LED从业者都深有感触,我国LED行业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投资“井喷”之后,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过剩。然而,很多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认为LED是一场狂欢的盛宴,便盲目扩大生产。同时,管理的时候又不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订单延误,质量参差不齐。结果行业一有风吹草动,企业便债台高垒,产品堆积如山。其实,说白了,急功急利的扩大生产式管理,是企图一蹴而就,是试图毕其功于一役,但如此投机取巧的生产模式,企业总有一天会毁于一旦。
四、渠道建设着力不够
何为“渠道”?简单来说,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的手中。目前,LED行业通常将渠道分为:传统渠道、工程渠道、五金渠道、定向渠道以及现在最热门的电商渠道,渠道种类繁多,五花八门。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市场将逐渐进入民用阶段,“得渠道者得天下”,多渠道拓展销售网络将更有优势。但是,多数照明企业仍停留在经销商、代理商层面,而LED显示屏企业则多以工程渠道为主。在信息化时代,渠道建设明显着力不够,信息不对称和货存积压过多使企业负担重。
2016年,困难是存在的:LED行业的市场整体规模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行业洗牌在继续,并购整合成常态,大者恒大的局面将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机遇也是有的。那么,在新形势下,LED企业又该如何管理?
第一、顺应潮流谋发展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LED企业既要顺应潮流又不盲目跟风。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发展与整个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以行业的发展为依托,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才能长久地走下去。同时,企业主自身要加强危机意识,提高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决策尽量从一而终。
第二、把好质量关
首先应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以供各部门在工作中遵循;其次,应建立一套质量防控体系,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评比,原材料质量比较,各环节的质量自检,各部门之间的品质要求交底和协调等;最后,应在公司上下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品质管理。同时,企业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形成自身的特色,打造出自主核心竞争力。
第三、创新生产模式
建议公司配备一名有统筹能力,协调能力的生产管理人员,制定以生产为中心的组织、协调、监督生产情况的管理机制,而且企业一定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模式,跳出传统的订单生产模式的束缚,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全新的生产盈利模式,开发新市场,寻找利润增长点。
第四、做好渠道建设
一方面做好经销商的体系建设,处理好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应该把握好当前互联网的大好局势,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企业渠道建设一个新的切入点,企业应该将“互联网+”和LED行业结合起来,进行谋篇布局,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正式执行的第一年,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攻坚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战略措施将对我们LED行业带来巨大的机遇,我们希望,LED企业在布局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高度自省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