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已向资本市场折腰,说好的不上市,却拥抱资本市场,不守信的第一步——中国经营网
不差钱的顺丰为何要上市?
创立于1993年的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之一,一直以来,顺丰速运给外界的印象是“不差钱”,近日据顺丰控股(集团)相关人士透露,“深圳证监局目前已受理公司的上市辅导申请。”证实顺丰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证券(600030)股份有限公司等的上市辅导。
令人疑惑的是,顺丰的创始人王卫此前曾一度反对顺丰上市,他对媒体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如今王卫当年的话语依然言犹在耳,那么,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王卫态度的转变?
1、快递公司纷纷上市,产生标杆效应
2015年12月1日,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002468)上市,成为国内民营快递第一股,随后圆通也借壳上市成功,两家快递公司的率先上市之举显然具有标杆效应,事实上,除了顺丰确认启动上市外,德邦物流、中通、全峰快递、宅急送等此前已公布或透露上市计划。
2、快递行业对资本的需求
受制于快递行业同质化严重、电商自建物流、国际快递巨头入华等原因影响,快递行业的毛利率持续下滑,这催生了快递业公司的融资需求。
3、顺丰自身对资本的需求
顺丰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物流公司,顺丰的路子越来越广,三年前的80亿融资难以维持如此巨大的盘子。
那么,顺丰到底值多少钱?
早在2011年,当时有投资人称,“顺丰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应该在15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算上溢价部分,这个数字就还要再乘以8,也就是1200亿”。另外考虑到在过去五年中速递行业均以40%以上的速度成长,那么顺丰速运的估值或达到2000亿!
此次若成功上市,王卫的“身价”无疑将水涨船高。行业估计,上市后,持股约达75%的王卫,恐将超过李彦宏、许家印等知名富豪,入列中国千亿富豪榜之列。
而顺丰将会使得哪些业务上市呢?这要从王卫2014年的一席话谈起。
2014年王卫在回首过去一年的业务发展时说,“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王卫认为:接下来顺丰的赚钱模式要从手脚过渡到嘴巴,从体力转向脑力。从此番言论出发,顺丰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跨境电商、金融支付甚至是无人机等多领域的尝试,其实这些业务都是为顺丰核心业务——顺丰速递服务的,因为顺丰速运的盈利能力最强,该板块也被业界认为极有可能被公司单独拿出来上市。但也有不同意见,资本市场最喜欢听充满想象的故事。有投资者判断“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金融支付,这些领域想象空间巨大,与顺丰速运一起打包上市,也极有可能。”
投资人士指出,从接受辅导到上市,这一过程或是需要2到3年的时间。市场对物流行业持续看好,2017年左右,正是快递公司上市的好时机。
低调到神秘的快递巨头
顺丰,是一家迄今为止基本不做任何广告的公司,对于顺丰的掌门人王卫,外界更是知之甚少。当我们谈论起顺丰和王卫的时候,像是在谈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缭绕弥漫在空气中的幽灵。
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作为国企的中铁快运,希望通过铁路打开香港的快件市场,但被派去广东谈判的人却碰了钉子,最终被当地海关婉拒。中铁快运了解到,当地已有一家企业垄断了几乎所有通港业务,即便自己开了这条线,也拿不到足够的货源。这家公司就是顺丰速运。
王卫和顺丰太神秘了。创业18年来,王卫从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一位物流快递行业资深人曾说,“你们百分之百采访不到他,有一次,邮政部领导都递话了,他还是委婉拒绝。”另外一位行业报主编则说,多年来,他们一直邀请王卫“来编辑部坐坐,不是采访,就是内部交流”,王卫答应归答应,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出版7年来,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倒是有那么几次,这本月刊上刊登了王卫的照片,不过都是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现在只知道王卫也是收派员出身,做过“背包客”。1993年,王卫拿着跟父亲借的10万元钱,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一个只有6个人的公司。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这成为顺丰发家的开始。
同时,在顺丰的员工看来,王卫还是最有钱的工作狂,20年来,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
有高管说王卫是那种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创新和变革,就会让他有危机四伏的感觉。
坚守到最后才松口上市的快递之王王卫是否能带领顺丰在资本的世界里获得新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