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企业要不要裁掉电商部门? LED大佬有话说!
观点:照明电商,是一种销售渠道吗?
近日,刘强东和马云有关于是否砍掉电商部门的讨论,引来照明行业人士的讨论。马云提到,“我的公司里面有几个部门是不外包的,服务不外包,销售不外包,投诉绝对不能外包。”这里提到服务和销售,说明电商除了承担其他功能外,起码是一种销售渠道。而对于绝大多数的照明企业来说,电商真的是一种销售渠道吗?
我们去年调查天猫上照明产品的网上销售情况,发现除了双十一,基本主流的品牌照明企业销售量“平静的可怕”!而采访中,不少老总也表示,电商还维持在探索阶段。对于多数照明企业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商依然是出于战略性考虑,基于未来前景“可能广阔”的一种前瞻性布局,又有几家企业除去人力、物力成本,在此间盈利?
另外,照明个性化需求趋势明显,许多企业布局电商,只是出于搜集定制化需求考虑,希望将这部分需求转化为线下销售的购买力。从这种意义上说,电商充其量是促进线下销售的辅助手段。
所以,除了几个淘品牌外,对于多数搞电商的企业来说,照明电商,是一种销售渠道吗?随着网上购买消费方式盛行,未来照明电商或许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期待各大品牌的发力。
灯丝灯观察:贴片利润一再压缩 2016转赴灯丝战?
观点:情怀与市场的较量,灯丝灯能否逆袭?
灯丝灯之所以能够兴起,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与白炽灯几乎一样的形态,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人们对白炽灯的情怀之上。
就在今天早上,小编在地铁上瞄到一篇文章,题目叫《情怀难敌市场》,讲的是超市的。放在灯丝灯上,似乎也有点应景。情怀这种东西,小编个人觉得是最为虚无缥缈的了,它是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一种情结,或许老一辈的人对于灯丝灯有着无法释怀的感情,但是对于年青一代而言,真正用过灯丝灯的,又有几个呢?所谓的情怀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犹如一层白纸,一捅就破。
回归到LED灯丝灯本身,一直以来饱受散热问题困扰,功率迟迟无法做大,这也就注定了其难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说白了就是不登大雅之堂。解决了本身的技术难题,产品才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再看看目前众多巨头涉足灯丝灯,其实无法也是打打情感牌,借此机会宣传造势,飞利浦还宣称要做0.8美元的球泡呢,但终归不会是所有产品都把成本克扣到如此地步,都是一种策略罢了。
质检总局:护眼灯是最高风险等级!
观点:护眼灯不护眼?
各位家长注意啦!护眼灯摊上大事儿了!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2016年版)》指出,此次“护眼”台灯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从市场上采集了包装/说明书上标注有“护眼”或“无频闪”等字样的台灯共32批次,其中有30批次样品不符合本次监测要求,占总批次数的93.8%,被列为质量I级风险产品,是所有灯具产品中的唯一一个最高风险等级产品。
文中还指出,国家对护眼灯这一类别的产品没有强制性的规范和条文,简单来说就是到底什么样的灯,才算是护眼灯,没哪个标准说明白,“护眼”这一说法目前并没有科学的定义。由此可见,那些市面上宣称具有“无频闪”等功能“护眼”的台灯只不过是灯具厂家自造的一个营销噱头罢了,那些质量低劣的“护眼”台灯不但起不到护眼的作用,反而可能损害视力,因此,在挑选灯具最好去正规商场,选择口碑好的品牌,以免上当受骗。最后,小编想说的是,保护眼睛指望用什么灯都不靠谱,最关键的是适度用眼!
LED照明行业首家工程企业即将上市
观点:照明工程行业已转向资本角逐
去年6月,就有三家照明公司进入新三板,但在主板上市的,名家汇尚属首家。工程行业一直未进入资本市场,据了解,名家汇的营业收入在2亿左右,在照明工程领域并不算很高,规模更大的企业为何不选择上市,一方面源于其利益链不透明的天然属性,使其不能在资本市场公开角逐。另一方面,工程公司能进入规模化经营的企业也并不多。
名家汇是一家集城市整体照明工程规划设计、安装与施工、LED照明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化公司,除了做照明工程,也生产照明产品。工程照明是个充满紧张的行业,不仅需要有自主品牌和规模实力的企业,也需要通过产业整合、上市来与资本对接,实现规范经营,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标志着照明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已转向资本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