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基于石墨烯的触摸屏在3万部手机上示范应用,这一系列标致性活动见证着一年来我国石墨烯产业快速发展历程。回眸我国石墨烯产业一年来的发展,态势令人欣喜,但也存在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关键性技术和成套装备欠缺、石墨烯材料应用开发严重滞后等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为引导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唐一林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石墨烯材料生产与应用协调发展。针对石墨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协同创新,培育应用市场,提高发展质量,2015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就石墨烯产业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建议》,首次提出了今后3-5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路线图、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当下,要推进若干意见稳步落实,并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统筹石墨烯产业发展,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指导相关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上下游联动,建立合理预期,避免低水平重复和产业结构雷同。
此外,唐一林代表还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他建议用玉米芯生产的石墨烯应列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且所用玉米芯应列入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农林剩余物及其他”类别中的“农作物秸秆”的概念和定义中,建议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承办。
二、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尽快突破石墨烯材料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支持引导骨干企业整合高校、院所和特色中小企业的创新力量,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展联合攻关,全面突破石墨烯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等难题,实现石墨烯材料的标准化、系列化、低成本化,为下游应用开发提供质优价廉、品种多样的基础材料保障。
三、沿着产业链,组建“一条龙”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开展石墨烯首批次应用示范,推动下游应用发展。统筹石墨烯材料应用难度、下游可承受能力、潜在应用规模等因素,优先从传统产品改性入手,瞄准量大面广的储能器件、防腐涂料、功能纺织品、改性橡胶、触点材料、热工制品、显示器件等产品,采用“一条龙”模式,组建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沿着产业链将相关单位“串”起来,开展联合协同攻关,探索建立首批次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推进首批次应用示范,稳步将石墨烯打造成提升传统产品性能的“味精”和加快下游产业升级的“维生素”,着力推动石墨烯材料应用市场开发。
四、完善标准体系,组建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强化公共服务。抓快制订石墨烯材料分类、术语、方法等国家标准,以及石墨烯产品的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完善石墨烯标准体系。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强化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共性技术研究,新性能新产品先期演示验证和基于石墨烯薄膜的元器件研制。加强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定期发布产业专利态势。研究石墨烯材料及应用产品的评价认证技术要求,开展行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发布产业发展报告。打击虚假宣传与不当竞争,防止个别商家在资本市场炒着石墨烯概念,引导产业理性发展。
五、尽快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国家级检测检验中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本着规范石墨烯产品标准,形成产业优势,做大做强产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提高产品质量,并参与国际竞争的目的,建议由国家工信部主办,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协办,尽快建立国家级石墨烯检验检测中心,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六、促进产业集聚,鼓励应用开发,强化规模品牌效益。坚持市场主导、规划指导、政策引导相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鼓励石墨烯材料生产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生产集中度,遏制低水平的“一哄而上”。支持应用开发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发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优势,利用石墨烯材料开发适销的新产品、新装备,逐步形成聚集效益,建成以石墨烯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园区或基地,推动石墨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