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转型与升级是在整固既有制造业资源的底基之上重塑我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的话,那么抢占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中战略制高点则是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量再造,前者构成了未来中国制造业健体的基础性支撑,后者形成了中国制造业强身的关键性牵引。在这里,除了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中国抢占具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还应突出三大地带——
智能化制造
即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不仅能够加速我国机械产品向“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的发展进程,而且能够使制造业更快地向集成制造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大大促进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深刻改革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这一被看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不但能够适应恶劣的条件与苛刻的生产环境,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工业机器人即将在工业生产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极大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向定制化、柔性化和对市场快速响应的方向发展。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将分两个阶段推进:2020年前,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在此基础上,我国将大力发展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测量仪表等关键部件和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推进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的建立与应用。这样,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绿色制造
即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与全产业流程的绿色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目前依然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用于工业;同时,我国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9%、69%和85%以上。推进制造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已迫在眉睫。为此,要在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的基础上,加大绿色产品研发应用的力度,重点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加速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的淘汰进程。
国际经验表明,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约有70%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因此,从产品的设计环节开始,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产品制造的各环节对环境生态和资源能源的影响,将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消费、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统筹纳入绿色化发展之中。为此,我国应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同时要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除此之外,还须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形成一套严整而富有强大约束力的绿色评价体系,由此驱动中国绿色制造体系的全面建立。
人才高地
推动中国工人转型升级为中国工程师——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按照欧美发达国家高级蓝领工人的比例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高级蓝领工人的缺口将达到3000万~5000万人,特别是在操作层面缺乏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因此,除了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更应该将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高地打造的重点。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并在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优良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
制造业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良好的科研创新与技术发明环境是留住和培养人才的关键。资料显示,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1%左右,而发达国家在3%以上;与此同时,去年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的平均比重仅为1.39%,而从全球来看,这一数据10年来的平均值是3.7%。如此微不足道的技术投入环境已经形成了对技术人员创新热情与能力提升的重大约束。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要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并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规模以上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由2015年的0.95%提高到2020年的1.68%。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营造全社会敢于冒险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与开放思维,塑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基本人文生态与精神风貌。张锐(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