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的发展趋势
博物馆照明关乎博物馆、美术馆的整体水平,对博物馆、美术馆的展示陈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料显示,随着我们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博物馆如何在满足观众舒适参观体验的同时,又能利用现代照明和智能技术提升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业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家博物馆研究院艾晶表示,以往博物馆照明设计非常关注文物保护和真实再现,如今提倡为大众服务,考虑空间表现和展品的平衡,氛围的体验。而在博物馆照明设计方面,对观众视觉舒适度引导与陈列氛围营造成为发展方向。
实现博物馆、美术馆展示陈列的高品质照明,除了要重视展品保护,还要营造一种艺术视觉体验,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创造舒适优雅的参观环境,让观众处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根据不同展品的材质类型和对陈列整体的特色认识,科学的选光与用光,合理的搭配光色,才能实现高品质的博物馆照明。同时,还要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维护方便等要求。
博物馆高品质照明涉及到文物保护,需要严格按照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资料显示,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是目前博物馆照明设计最基本的参考依据。不过,随着LED光源应用的普及,新标准的制定以及现有标准的完善也在逐步推进。
几种不同文物展品的照明要求
LED照明已在博物馆照明中有所应用,由于博物馆文物展品对光照、色温、显色效果等具有特殊要求,因此LED照明在博物馆的恰当设计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博物馆的文物展品有字画、青铜器、织物、工艺品等多种不同类别,不同文物展品对光的敏感度也不同,有特别敏感、敏感和不敏感等类型,因此对照明的要求也不同。
比如博物馆中的书画类展品属于对光特别敏感类展品,按照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50LX,年曝光量50000LX·h/年,即正常8小时/工作日,一年125天的展出时间。这就要求对书画类展品的照明要严格控光,才能很好地保护展品。另外,书画类展品多为纸质品,如果展品时代久远,在色泽上会发生蜕色或发黄现象,这就要求它的照明除严格降低照度值以外,还要尽可能地还原其色彩的真实性,对灯具的显色指数要求较高,不能低于(Ra)90,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博物馆中的丝织类展品也属于对光特别敏感的类别,与书画类展品的要求类似,照明需要严格控光,同时,丝织品一般色彩丰富,对灯具的显色指数要求较高,不能低于(Ra)90,对色彩的饱和度要求更高。此外,如果此类展品表面有光泽,在用光设计方面还要表现其材质的质感。
瓷器展品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量不限,但此类展品表面多有光泽,照明时要避免形成光斑,影响观赏效果,对此类展品在灯具的选择和控光方面要有合理的设计。另外,瓷器展品一般都有丰富的装饰图案,选择光源同样要对其显色性方面指标有较高的要求,不能低于(Ra)90,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在灯具的选择和配光方面,还需要突出其材质的光泽度和色彩的艳丽特点。
工艺类展品大多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博物馆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量不限,但也有不少工艺品类如皮革制品、银制品、牙骨角器、象牙制品、宝石石器、竹制品和漆器等展品则属于对光敏感类展品,按照博物馆照明规范的要求,其照度值要控制在150LX以内,年曝光量控制在360000LX·h/年。另外,此类展品多用材比较丰富,造型也多精巧、繁杂,因此对其进行照明设计时,一定要注重表现其材质的特色,同时,还要体现出展品细节与纹饰的美感,使其达到观赏的最佳效果。
青铜器展品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根据照明规范的要求,照度值是≤300LX,年曝光量不限,但此类展品材质厚重色泽昏暗,如果展品品相不好,表面还会很粗糙,很容易吸收光线,在照明设计上除增强光亮感之外,还需要表现其材质的厚重的体量感,同时还要表现其展品的细节纹饰等局部效果,使其达到观赏的艺术美感。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细分应用领域,博物馆照明在照度、可靠性、显色性、色彩还原等方面有自己特殊的需求,LED照明要更好地在这个领域应用就需要准确把握并满足相应的要求。另外,虽然目前在博物馆领域,LED光源尚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光源,还需循序渐进,但随着技术的进步,LED照明也在向着提升光品质、高显指,高色彩还原等方向发展,再加上LED智能照明技术的发展,相信会逐步替代传统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