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石墨烯”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关于石墨烯的活动、论坛比比皆是。去年起,此类活动在国内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召开近十次。经笔者走访后发现,论坛主办方多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为主,聚焦产业化研究,内容渗透各行各业。那么,这些论坛对企业到底有多大帮助呢?
扎堆儿的石墨烯论坛
4月的深圳春意盎然,一年一度的石墨烯高峰论坛又在这里开幕,本次已经是第三届。
细心观察石墨烯高峰论坛就会发现,论坛大咖云集,不仅仅有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国内众多石墨烯企业也纷纷响应。“企业都想在论坛中得到一些实质的内容与信息,”国内一家石墨烯企业市场人员如是说。
4月7日,中国国际海洋防腐与防护技术创新论坛召开。4月8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北京顺利举办,碳世纪团队针对石墨烯纤维的来源及结构性能、石墨烯功能纤维、石墨烯膜材料、石墨烯在纺织上的潜在应用及前景等方面展开前沿交流。4月22日,全国石墨烯材料技术、发展与应用交流研讨会也将围绕石墨烯制备技术和应用展开交流讨论。
在此之前的2015年,全国石墨烯标准化会议于去年3月在南京召开,多学院机构对石墨烯材料层数进行标准评定;2015年10月31日,石墨烯创新大会在青岛召开,探讨石墨烯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及超级电容器应用领域问题;2015年底,石墨烯终端应用论坛在深圳召开,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材料应用再次提升日程。
石墨烯产业啥时候落地?
时下石墨烯科研圈火热,论坛活动热热闹闹,但反观产品市场,真正打通商业化应用的产品寥寥无几。作为一种革命性材料,石墨烯从制备到产业化落地,还需要多久?
一位长期从事石墨烯领域的投资人表示,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环节,才能找对方向。
石墨烯属于基础材料,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很多产业化方向,理论可行,现实却行不通。例如,市场上一些做石墨烯电池的企业,其产品性能有待检验。因为石墨烯虽然导电性很强,但作为电池负极材料更需要稳定的结构,如果制备出的材料不稳定会导致循环性很差,那么是做不出电池的。所以,石墨烯电池这个应用方向能否走得通,实验室制备和学术论坛不足以得出结论,需要企业将产品做成,再经过下游商检验。凭借销售量和客户反馈,才能检验这项应用产品能否落地。
一些新材料行业的投资人士表示,找到石墨烯应用的刚需领域,才是推动产业化落地的关键。
他认为,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性能特殊,市面上已有各类石墨烯产品,但产品是否具备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有待考证。助推石墨烯产业化发展,关键要找到石墨烯材料的刚需领域,而不是炒概念。
比如,2014年曾被炒热的石墨烯手机屏声势渐衰。因为很多企业制备出的手机屏并未体现出更好的触控性能,或更高性价比,无法和原有手机屏进行市场化竞争,致使产品走出实验室却走不进工厂。
什么企业能够“玩转”石墨烯?
新材料行业一直备受国家关注,石墨烯作为革命性材料,近年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国家的初衷是好的,希望产业上游给予企业一定扶持,但落实下来,却造成企业一拥而上的局面。导致制备石墨烯材料的企业远远多于检验材料和生产产品的企业。但从上游原材料到最终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材料检验和质量控制等中间环节,均不可或缺。
未来,政策或许会转向终端补贴,重点扶持企业做宏量制备研究以及材料的稳定性、质量控制检验。
不仅投资方和联盟人士给出了答案,对于石墨烯产业化问题,部分企业也发表了看法。记者走访了北京丰台科技园的一家石墨烯企业,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谈到近期接连举办的论坛,碳世纪团队告诉笔者,碳世纪也作为承办方之一参加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并在国际海洋防腐与防护技术论坛上分享团队研究成果,在深圳的石墨烯高峰论坛也做了合作对接。
而对于石墨烯企业的产业化方向,碳世纪团队告诉记者,从科研到产品,关键在于企业团队能否撑过多重环节,从实验室一口气干到工厂。
从实验室阶段开始,企业需要科学家、技术员等科研实力支持,当材料走入实验工厂与示范生产线阶段,企业需要验证科研并实现工业操作。最终送到工厂要验证预算、成本等一系列指标,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由此对企业团队要求极其苛刻,必须集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于一体。
综合各方说法,不难发现,以目前情况下的社会接受度和政策支持,石墨烯的应用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