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徐州夜空的明亮
每天晚上,市区的路灯会准时点亮,点点路灯将整座城市点缀出灯光的海洋。而每当这个时候,市照明管理处城东照明管理所14名工作人员就会准时上路,对负责的2.35万盏路灯展开排查,发现故障路灯,第一时间进行维修。
路灯工程向来任务急,时间短,且施工时道路不能封闭,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多年来,他们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施工经验,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4年12月底,云龙山隧道路灯改造,白天不能封闭道路,只能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5点施工,任务完成为十四个工作日。冬夜的隧道,宛若一台强力的抽风机,寒风叫人刹那间就进入“冰冻”状态。更恶劣的是,机动车常年经过隧道排放的尾气都集中到了隧道顶层,形成厚厚一层尾气灰尘。起初,大家拆卸旧灯具时,戴上厚厚的老式棉帽和口罩,但显然,这些防护根本不顶用。他们拆除几组隧道内的路灯,走出时,人除了牙齿是白的,整个人成了“黑人”。到后来,他们只能戴上防毒面具在隧道内作业,环境恶劣可见一斑。
但是,该所职工没一个有怨言,由于科学的施工进度安排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他们只用了十个工作日就圆满完成了隧道路灯改造工程。
夏季,在枝繁叶茂的环境中更换路灯时,一不留神,身上可能就爬满了毛毛虫,虽然有防护服,但手上和脸上仍然难免被咬伤,刺痒无比。冬季,顶着凛冽寒风,换完一盏盏故障路灯,手指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他们依然没有一个人退却。
三年来,城东照明管理所完成了和平路、南三环立交、云龙山隧道等49项新建、改建工程,装灯3326盏,铺设电缆15公里,为我市的城市建设贡献了力量。
彰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有一组数据,足可以说明这个集体的荣耀。三年来该所共出动巡查维修车辆3607次,维修路灯8700余盏,处理电缆故障156起,恢复故障电缆14公里,亮灯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98%以上!是的,他们负责的全市2.35万盏路灯,每天晚上,几乎盏盏都是明亮的!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难能可贵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目前我市还有很多小路,还有大量的路灯依附在电线杆上,施工车辆进不去,需要人工爬上去维修,这就是行业内俗称的“小灯”。在城东照明管理所辖区内有400多盏,由职工孟凡伟负责。每当夜幕来临,他就骑上助力车开始巡修。“徐州绿化好,但毛毛虫实在太多,我已经记不清被蜇伤多少次了。”孟凡伟说,他必须确保小街巷路灯的照明,让居民可以安全回家。
大路、小街巷,一盏路灯都不放过。正是他们的认真负责换来了整座城市的明亮。
勇于创新的技术型队伍
这个集体还是一支勇于创新的技术型队伍。
城市照明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它不仅涉及电工、电子技术,还包含材料、景观设计等诸多元素。
“智慧照明”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灯控制技术是智慧照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为以后大面积使用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照明处决定在兵马俑路安装253盏具有单灯控制装置的路灯供数据采集,这项工作就交由城东所负责。接受这项工作后,城东所立即成立工作小组,一方面查找相关的材料文献进行学习,一方面请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授课指导,定期进行照度、光衰、灵敏度等相关指标测试,为今后普及性使用此项技术提供技术保证。
这是一支充满爱心的队伍
在管理所会议室内,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大多是表扬该所热心为民,乐于奉献的。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已成为城东所的传统。义务为大郭庄机场和部队干休所维护路灯,成了城东所的铁律;每年义务为社会福利院进行设施维护。辖区内无论哪所学校旗杆坏了,总会及时出现他们的身影。此类热心事不胜枚举。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工匠精神、敢于创新、爱心奉献的集体---徐州市照明管理处城东照明管理所,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365天,点亮着我们这座城市美丽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