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国产汽车厂商的市占率也会逐步提升,目前车用LED供应商主要为OSRAM、Lumileds、鸿利等。汽车照明市场崛起为LED厂商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那么2016上半年,汽车照明的发展如何呢?汽车照明又有什么黑科技?小编今天来为大家盘点一下。
三星新品Fx-CSP取得中小型车用前照灯计划的订单
2016年7月6日,据韩媒Money Today引用市调机构IHS资料指出,三星2016年第1季在LED封装市场上,以2.41亿美元的营收,拿下6.1%的市占率。仅次于LED业界龙头日亚化学(Nichia)的14.1%以及二哥欧司朗(Osram)的8.1%,排名第三。
三星最近也推出CSP LED新产品Fx-CSP(Flexible Chip Scale Package),该产品使用树脂作为基板材料,从一般车侧灯到高光亮的前照灯等,只要是应用在汽车外观的车灯皆可采用。三星指出,该产品目前已从全球车用零件厂商取得中小型车用前照灯计划的订单。
三星“Fx-CSP”LED汽车照明器件
“此次推出的全新Fx-CSP系列产品将为汽车照明领域带来更多设计灵活性和更高性价比。”三星电子LED执行副总裁JacobTarn如是说。他还强调,“三星仍将继续推出创新型LED产品和技术,例如多芯片阵列技术等,将为汽车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欧司朗“疲劳驾驶系统IR”和“自适应动态大灯系统ADB”
2016年6月16日-18日,欧司朗参展2016中国国际汽车论坛。携14款高新技术产品参加展会,全面展示了当前汽车照明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新技术。
自适应动态大灯系统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光源技术正经历着重大革新,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智能和主动安全的重要性。欧司朗展台特设两大技术应用体验区“疲劳驾驶系统IR”和“自适应动态大灯系统ADB”,现场模拟驾驶环境让观展者切身感受欧司朗尖端的智能照明技术。
黑科技奔驰智能大灯
这款看起来像极了鹰眼的前大灯十分炫酷,你看到的类似眼珠转动的效果,是它的主动转向前大灯。这次主要说的就是这个眼珠内部的MULTIBEAM LED智能照明系统。
将鹰眼分解开
在眼珠内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个
三排84个高亮LED智能发光模块
具体可点击光一个智能大灯,奔驰就甩了互联网造车企业几条街?查看。
奥迪:可以做表情大灯
灯厂奥迪的车灯更是精彩了,今年甚至发布了可以发Kaomoji的车灯,将灯厂之名再度推向顶峰。
回归奥迪玩灯的历史,可谓相当精彩:
1992年,奥迪开始使用红色LED灯。
1994年,奥迪A4装载4灯制车头大灯。
2003年,奥迪开始使用条纹状LED灯。
2004年,奥迪开始使用白色LED灯。
2005年,奥迪开始使用全功能LED车头大灯。
2007年,奥迪在A4上推出一字眼线车头灯。
2009年,奥迪推出收款全LED大灯的豪华轿车A8。
2011年,奥迪在Sport Quattro概念车上推出激光大灯。
2011年,奥迪开始尝试OLED车灯。
2013年,奥迪推出矩阵式LED大灯。
奥迪在4月1日“愚人节”公布了一项萌翻人的大灯新技术,矩阵式文字显示LED大灯,该大灯可以做出各种文字表情。
做出各种表情并非只是为了卖萌,配备这个大灯的车在方向盘或座椅上装有检测脉搏与体温的传感器,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提醒司机的同时,可以在大灯上做出相应表情,提示其他车辆。
数据统计,至2021年,新技术、新特性及新功能将助推汽车照明市场规模增长至277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公报,截止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3亿。而在短短10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后市场销售额已由2005年的880亿元增至2015年的8000亿元,持续快速的发展让这个市场充满了各种机会,国内飞乐音响、雪莱特及台湾隆达电子、亿光等大企业开始在踏足汽车照明领域。
在车灯部分,占据最大份额的也为外资或合资厂商如小糸、海拉、法雷奥、斯坦雷等。这些厂商大部分和上汽、北汽等一线车厂具有合资关系,供应关系较为固定,因此本土车灯厂很难切入。尽管如此,中国车灯厂仍在积极寻找进入机会,从技术门坎较低的内饰灯开始,逐渐转向雾灯、尾灯等应用,最后再发展高毛利的大灯。
星宇股份与松下电器机电开启合作
星宇股份5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今日与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产品及业务优势,共同促进各自在LED汽车照明、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及业务的发展。
目前最大的本土车灯厂——星宇股份已经成功切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奇瑞等车厂供应链,并且合资品牌整车厂销售收入占比70%以上、前照灯市占率接近7%。
除星宇股份外,大部分本土车灯厂仍以后装及改装市场为主,规模较小。但浙江天翀、浙江嘉利、南宁燎旺等车灯厂也在积极布局前装市场,直接参与主机厂的新车型同步开发。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中国车灯产业仍然集中于少数几个国际大厂手中,但汽车照明产业凭借高毛利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已经成为各家企业看好的重点。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以及中国本土厂商的持续发力,市场的垄断局势有望逐渐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