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GE退出中国市场、与中国经销商终止协议背后的傲慢与仓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情况,责难之后,国内照明行业又该如何思考和行动?阿拉丁照明网记者特邀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国光为评论员,独家分析此事件背后深层的原因。
“传统照明公司进入LED行业必将遍体鳞伤”
GE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设备、电器、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之一,由1878年爱迪生创办的爱迪生电灯公司演变而来。GE照明全称为“通用电气照明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国际照明品牌。GE在中国的发展也有超过百年。虽然GE的品牌定位使它成为三大国际照明品牌(飞利浦、欧司朗、GE)在中国本地化业务开展得最弱的企业。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传统照明时代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近年来,LED作为新兴照明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与半导体一样,发展的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现在还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些大厂大公司以前卖节能灯与传统灯泡几乎没有更新换代的问题,但是遇见LED这个新科技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就遇见大挑战了,LED的价格几乎几个月一个价,营销、采购、研发与生产的协调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太难的事情。美国人比较现实,这样撤退也证明GE对中国这块市场已经彻底放弃,更不管以后还要不要再进来的问题了。这是LED渗入照明行业后的正常现象,LED行业从来不是传统照明公司可以进入的产业,只要一进入,他们肯定遍体鳞伤,GE如此,飞利浦与欧司朗未来都会如此。
“LED照明未来是比较寡头的局势,抛开包袱越多,成功的机会越大”
其实,不仅仅是飞利浦与欧司朗的未来都会如此,国内的照明企业未来也是如此。就以飞利浦、欧司朗、GE与松下或东芝几个老牌照明企业来说,飞利浦算是比较快转型LED的,他们也有很多节能灯的包袱,但是他们抛弃的快,所以飞利浦弹性大,欧司朗次之,其他几家就没那么好了。所以决策者的果断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包袱的果断解决,我觉得照明进入LED时代以后,果断的抛开包袱越多的企业,成功的机会越大。当然看清大势也很重要。
LED照明未来也将是比较寡头的局势,只是新寡头会比旧寡头会更有竞争优势。
“专利风险和各国保护主义让中国照明品牌走出国门之路困难重重”
未来的照明产业链会越来越细分,分工也会开始明显,做芯片的会集中几家,封装的会延申产业链。但是敢做照明品牌的依旧很少,贴牌会比较多。未来中国也许会有一家像富士康一样的LED照明代工厂,它可能不会做品牌,但是以后照明产品会几乎是他们做的,这个LED照明代工厂也许是木林森,也许是阳光。相比其他企业来说,他们强大的是他们的生产能力。不过有专利这座大山横亘在前面,中国的照明企业要冲出世界,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就难上加难了。
首先美国有科锐,欧洲有欧司朗、飞利浦,日本有日亚,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还是有各自的保护主义政策,这几个注重专利与品牌的海外市场中国品牌渗透的几率少之又少,而且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舆论蔓延,中国品牌在这里很难伸展。
我们让GE在中国无利可图,美国也会想办法让中国照明企业在美国无利可图。目前LED的原创专利还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况且我们的产品还存在很多专利风险。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贴牌进入欧美日本市场,所以在技术性比较强的LED照明产业中,中国终究脱离不了贴牌代工的宿命。
所以并购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中国在可以管理外国人的人才上极度缺乏,所以很多并购事例都是比较失败的。主要还是民族主义作祟,白人还是有优越感的,就算你比他厉害也没有用,所以最好的办法跟他们成为生意伙伴,如果你是上级,他们就算口服心也不服。
“照明行业不容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世界巨头在中国陆续撤退,中国去海外也是困难重重,最后的结局好的一面也许就是中国人买下了世界巨头,不好的一面也许就是保护主义抬头,各自抵制对方的产品,我们出口的东西还是贴牌,还是代工。照明行业真心不容易,连巨头都玩不下去了,但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将LED渗透到底,让这个行业成为中国人可以主导的产业。
(独家受访人:叶国光博士 采访人:阿拉丁照明网 林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