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印度掀起抵制中国货浪潮,谁受损更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7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浏览次数:251
   印度抵制中国货,LED产业影响几何?跨界合作频频上演,未来照明份额将被IT巨头吞噬?三季度营收,过半企业均进10亿元俱乐部?LED行业利润触底反弹,渐回正轨?……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读。
 
  印度发起抵制中国货浪潮 中国LED企业“掘金”印度受阻?
 
  观点:保护落后无益于拔苗助长
 
  还是熟悉的味道和配方,当些许的民族主义与孱弱的工业体系碰撞在一起,抵制的声音总是喜欢出现在普通民众之间,抵制日货韩货的呼喊声似乎还没从我们耳中完全散去,印度的抗议声却已经挥向我们自己。
 
  市场环境下,工业品的生产分销体现了各地不同的分工,让本地劳动力和生产力要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与利用。人为的抵制只会阻碍这种流动性,于人于己伤害深远。
 
  目前印度LED产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对本地企业成长来说更需长远的产业链规划和适度的竞争环境,保护落后无益于拔苗助长。相信随着本地产业的逐渐成熟,这些声音自然而然会随之消散。
 
  飞利浦照明与小米在华合资,共同推动智能互联家居照明发展
 
  观点:未来的照明份额将被IT巨头吞噬?
 
  随着智慧照明的发展,IT巨头联合照明企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从飞利浦与思科和苹果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合作,在中国区域则联合小米共同发展;同样在国内,这种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但国内的IT企业则显得比较主动,华为先后与欧普和三思都建立了合作,同时,也携手飞利浦,共同开拓智能互联照明。
 
  显而易见,未来的智慧照明,手机互动端与灯具控制密不可分,两者如何互联互通,跨领域的密切合作尤为重要。无论是IT巨头还是灯具领军企业,都嗅到了这个机会,并加紧布局自身的生态系统。
 
  甚至有人担忧:未来的照明份额将被IT巨头吞噬,照明企业将沦为被动的照明器件代工厂。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无道理。
 
  LED三季报披露收官三主线勾画企业发展路线
 
  观点:三季度营收,过半企业均进10亿元俱乐部?
 
  随着国内LED企业的崛起,规模效益凸显,三季度多家企业跻身10亿元俱乐部。小编统计了34家企业,有20家企业营收超过10亿元。
 
  其中,三安光电44.86亿元,木林森36.85亿元,兆驰股份51.47亿元,福日电子49.4亿元,飞乐音响49.84亿元,欧普中阿明36.31亿元,阳光照明32.6亿元,蓝思科技49.93亿元;另外德豪润达三季度营收29.3亿元,佛山照明25.75亿元。
 
  三季度,LED上市企业普遍营收实现增长。小编统计的34家企业中,芯片行业仅德豪润达营收增长率为负数;封装企业、LED显示屏企业全部实现营收增长;下游照明企业金莱特以-0.51%营收增长率为负;其他企业仅蓝思科技营收增长率为-16.60%。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际巨头业务的转头和偏向确定,以及一部分企业的倒闭潮过去,国内竞争逐渐稳定。在逐渐稳定的竞争格局内,大企业规模效益是否将持续凸显,实现强者恒强,取得更加出色的营收业绩?
 
  LED产品涨价潮涌,产业竞争回归理性
 
  观点:LED行业利润触底反弹,渐回正轨?
 
  经过近两年的洗牌与整合,以及低端市场的价格大战,LED行业确实淘汰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开始向大者恒大的局面发展,规模化开始显现。
 
  低端市场肆无忌惮的价格竞争,让LED行业的利润触底,整个2015至2016,LED行业都处于价格战阴霾的笼罩之下。部分领域到如今依然处于价格战的泥潭之中。而从年初开始,封装领域以晶元为代表的一批品牌企业开始“发动”涨价潮,最终封装领域成功涨价,确实鼓舞了整个LED行业的士气。
 
  而随着封装领域涨价潮的到来,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恶性价格战的发酵,涨价潮从最初的封装领域开始向产业链上下蔓延。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与兼并之后,企业似乎已经明白,一味地打价格战,只会把整个行业拖入绝境,没有人能够单纯的依赖价格战最终在市场站住脚跟。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关键词: 印度 中国货 LED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