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神舟十一号返回地球,回顾航天员太空植物工厂之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1 来源:中国之光网浏览次数:167
   据央视消息,北京时间11月18日14时14分许,搭乘2名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区顺利着陆。
  
  景海鹏和陈冬此次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在太空停留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航天员们进行了多项实验,包括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
  
  此次在轨植物共做了27天的实验,从第一天植物装置的组装,到浇水,在轨的播种,铺地膜,所有的程序都由航天员亲自完成。这次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
  
  每天至少花10分钟来照料生菜
  
  景海鹏和陈冬将在30天的时间里,栽培生菜这一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蔬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副研究员王隆基介绍:“选择栽培生菜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生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这一次在轨时间恰好是30天;二是生菜在地面上的种植技术比较成熟;三是生菜可食用,在后续的在轨实验中可以作为食材;四是生菜是比较常见的植物,有利于进行科普宣传。”
  
  11_21_14_webp
  
  每天,景海鹏和陈冬做一些常规照料工作,包括检测栽培基质的含水率、养分含量,灯光照射以及用注射器往基质推入空气。他们会利用一个仪器检测含水率,如果显示指数低,就说明需要给生菜浇水了。注入空气是为了让生菜的根部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植物的成长。景海鹏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是太空的‘农民’,每天至少都要花10分钟的时间来照料生菜。”
  
  此次太空中种出的生菜暂时不会让航天员食用。航天员将把植物采样带回来,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才会在下次实验中考虑让航天员食用栽培的蔬菜。
  
  11_21_15_webp
  
  事实上,在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地面也有一套单独的系统对实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微重力环境在地面很难长时间模拟,实验中也会经常出现新的现象。比如这次,科学家们在高等植物的培养实验中发现,在太空生长的植物,不仅没有长高,反而变矮了。
  
  11_21_16_webp
  
  天宫二号高等植物培养实验科学负责人郑惠琼说:国际上的实验也发现了,就是在空间的植物,结的种子和地面很不相同,主要是营养物质不同。返回这个样品回到地面以后,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还要进行分析,来看空间和地面之间的差别。
 
  植物工厂为空间站提供保障
  
  事实上,“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就曾说过:“现在飞船、近地轨道空间站等生命保障系统是基于携带式、物理化学式系统,无法支撑今后长时间远距离载人深空探测的生命保障需求,要支持这样的任务必须有一个新的生命保障系统,我们叫做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最核心的单元就是植物栽培单元——也就是太空植物工厂。如果在空间站能有一个植物的栽培空间,不仅让航天员能够看到绿色,而且还可提供一些绿叶蔬菜,对舒缓航天员心理也是有非常大价值的。”刘红说,因此植物工厂在今后载人深空探测中会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空间站建设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实现新鲜食物的自给,植物工厂的一些技术可以为空间站提供保障。
  
  5年内,中国植物工厂规模将是日本的10倍
  
  我国植物工厂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我国植物工厂建设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日本千叶大学古在丰树教授曾预言:“植物工厂的前景在中国,5年内,中国植物工厂的规模将是日本的10倍。”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同时,人们对洁净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当下发展植物工厂非常有必要。”杨其长说。植物工厂是目前全球农业高技术研究的热点,因其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等新科技,也是彰显一个国家农业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杨其长认为,未来植物工厂有望颠覆传统的农作方式,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方向,掌握植物工厂核心关键技术具有战略意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关键词: 神十一 植物工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