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盘点:2016年LED照明行业十大关键热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1 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浏览次数:342
  2016年是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LED产业重组整合不断,市场秩序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异常活跃,呈现健康发展态势。“智能制造”、“工匠精神”、“海外并购”、“新三板上市”、“涨价潮”等关键热词频现,引领2016年LED照明产业发展“风向”,小编梳理2016年LED照明产业的十大关键热词,一起回顾2016年LED行业的那些焦点。
 
  海外并购
 
  近两年来,中国照明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级,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意图通过国际品牌优势迅速布局全球市场,升级加速国际化战略。2015年,中国照明企业掀起了海外并购潮,期望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迅速布局全球市场;进入2016年,中国照明企业收购海外案例成绩更为喜人。其中,国际性知名品牌、专利技术性企业等海外企业更受青睐,如飞利浦照明、欧司朗照明、日本东芝等国际照明巨头,自然是中国照明企业争抢的对象。
 
  进入LED照明时代,中国照明企业LED技术的逐渐成熟,并拥有多年的资源沉淀,在国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事实上,在国际品牌强势市场优势之下,中国照明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迅速形成其国际市场地位,其中难度之大毋庸置疑。
 
  为此,通过资本并购海外国际品牌,获取其巨大的品牌优势,无疑是中国照明企业取得更大突破的最佳途径之一。当然,中国照明企业并购海外品牌,除了因其拥有国际品牌地位以外,还有的就是看中被收购海外品牌在某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产能优势、渠道优势等。
 
  事实上,在众多行业人士看来,中国照明企业并购海外知名品牌,是其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与手段,海外知名品牌可以帮助自身快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竞争地位,这也导致国际知名品牌企业一旦有“出售消息”传出,就变得非常抢手。然而,是否真的能“拿到即赢到”?还需市场及时间进一步验证。
 
  工匠精神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不少热词、新词,其中“工匠精神”一词充满了传统色彩和源远流长的意蕴,让人耳目一新,引发了代表委员与公众的热议。回顾报告,总理这样说道: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整个社会心浮气躁,追求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LED照明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逃不开“大而不强”的尴尬状况,这其中有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也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较低的原因。而“工匠精神”无疑为行业指明了一个发展的方向。所以,对于照明企业或者整个LED照明行业而言,如何秉承发展“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首先需要培养“工匠精神”,将其精神内涵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有当每一个工作者都发自内心的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他们才会就会把对专业的追求发挥到极致,体现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件商品中。
 
  其次,企业发展需要专注。几十年如一日的把产品技术做到行业最好,最专业。只有做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好,而不是盲目跟风,什么产品好卖就一窝蜂的生产。
 
  再次,是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工匠精神正是倡导一种严谨、精益求精的工艺理念,在照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件都要认真严谨的确保做到最好,精益求精。
 
  最后,就是坚持不懈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全面创新。“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技术领先,才可能赢得客户,赢得市场。
 
  智能制造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正逐步被削弱,我国在制造业,78年以来的历史上,第四次转型结束了。当第四次转型结束以后,36年来我们所具有的三大优势,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制度优势,基本上丧失了。当今世界最可怕的是能力丧失,核心竞争能力突然间丧失了。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在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就是我们制造业面临的局面。经济体中最核心的就是制造业,是重要的生产部门。服务业都是围绕制造业而生的,如果制造业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经济就会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所谓资产和资本的游戏,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所以,无论如何,中国制造企业必须思考转型。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李克强总理在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说“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在十三五规划的引导下,我国将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在国家的推动下,“中国制造”正逐步向“中国智造”转型。在此背景下,LED产业作为中国十一大新兴产业之一,其转型之路道阻且长。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LED制造类企业依旧依靠的是人力,设备、机器陈旧、生产线老化现象严重,这样的局面也必将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在落后的生产水平下,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制造”在国外沦落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此,中国制造业需要改变,中国形象需要改变。于是智能化生产在LED行业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体现的就是改变的重要性。中国部分LED企业也意识到了危机,并开始做出了转变。在我们LED行业,其实不乏敢于改变的企业家,比如木林森的孙清焕,飞乐音响的庄申安等等。
 
  供给侧改革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如今,“供给侧改革”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引发热烈反响。
 
  目前LED照明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无序价格战、市场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加之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等挑战,,照明行业转型改革势在必行。中央大力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为LED照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方向,也为照明行业的转型改革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和帮助。
 
  照明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潜力巨大,照明产品不是高科技产品,因此人们对照明产品的基本需求是照亮环境,只有部分商业照明会进行专业的照明设计。随着LED多光谱照明的发展,人们将更重视节能照明、健康照明和生态照明,未来需要专业厂家全方位挖掘照明产品更高层次的需求。
 
  “扩大有效供给”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关键要素,LED市场充斥着大量低廉、劣质照明产品,满足不了越来越高要求的照明环境需求,为此,照明企业要扩大“有效供给”,就要修炼好“内功”。未来,专业厂家对产品的研发应结合照明环境方案一起考虑,如何才能让优质的产品用好、用对,是未来照明产品供给侧改革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互联网的力量毋庸置疑,产品智能化、物联化是大趋势,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挖掘供给侧需求是提升产品质量的最有力手段之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提供行业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制消费需求,促进整个照明行业“柔性生产”,把“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容纳进去。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基于照明行业目前的现状,这条路会很漫长,但这个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互联网不是对传统产业的替代和颠覆,而是传统产业的助力器,它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工具、是一种传输通道、是一个平台。
 
  面对这个通道,照明企业需要进一步梳理和细化自己的资源,照明企业首先需要选好平台,找准品牌定位,细化运营方向,面对不同的客户,配置不同的渠道和产品。最后,企业要积极看待“制造业+电商”的互联网化,迎接双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涨价潮
 
  自今年五月份晶元光电宣布涨价开始,国内各大厂商就已跃跃欲试。对于芯片和封装材料的涨价,业内人士纷纷拍手叫好,并欲跟进。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不少照明企业对自身产品进行了一定幅度的价格提升,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从已经涨价的成品企业分布区域来看,珠三角明显更为集中。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珠三角产业配套更为集中,且已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因而行业敏感度高、反应速度快,而中小照明企业由于资金链流通、生产经营成本、抗风险能力、市场反应速度等多方因素影响,因而相较大企业更快做出反应动作。与此同时,相比灯饰企业,照明企业对于此次“原材料涨价”无疑更为敏感,为此此番不得不对成品进行提价处理。
 
  从企业良性发展角度来讲,原材料价格上涨让管理粗放、无规模实力、技术水平低下、靠低价冲击市场的企业“面临绝境”。相反,对于品质稳定、定位高端、管理精细化的企业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但能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也能带动企业及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充满正能量的事。
 
  当然,也有部分行业人士认为此番原材料疯狂涨价不排除是部分供应商趁火打劫,并给厂商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再加之今年市场大环境低迷,厂商的利润更加薄弱,经营已是举步维艰。因此,原材料疯狂涨价对于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小照明企业来说,也许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倒闭
 
  过去几年,随着大量资本涌入,LED行业一直供过于求。行业技术含金量相对较低,产业步入拼低价、拼规模的时代。然而,拼低价、拼规模的发展模式需要巨大而持久的资金支撑,一旦在资金的某个节点稍有阻滞,整个发展模式就会分崩离析,企业就会陷入危险境地。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良好的资金储备和经营策略,更容易遭遇倒闭的风险。
 
  大企业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加上品牌效应,兼容并购拓展产业布局,尚可占领市场,获取利润。但中小企业如果不能立足产品本身,把握质量,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价值,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今年以来,LED行业“倒闭”、“关停”、“破产”、“拖欠工资”、“业绩下滑”、“亏损”等消息动摇人心。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LED行业的发展前景。
 
  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艰难。随着LED上市公司加快了并购的步伐,扩大市场规模,留给中小照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将会越来越少。目前,LED行业已进入最后的洗牌阶段,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LED企业退出市场。
 
  跨界
 
  跨界,在2016年可谓是年度热词。跨界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LED照明时代下,跨界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条主线,跨界是其本质,创新则是主旋律。
 
  LED领域的跨界确实是一种资源跨界合作和共享,其实质就是要实现LED照明业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路布局。“如果你不开放、不融合,那么你的路会越走越窄。”一位LED业界资深老板指出,跨界创新可以让企业快速找到通道,并打通通道,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必然的选择。
 
  无巧不成书,寻找适合的发展契机。企业想要从一个行业进入到另外一个崭新的领域,绝不能盲目,更不能冒险行事。而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规避风险。从LED上市企业进入到不同的行业领域来看,他们的入驻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或者说是他们看来有利可图的行业。例如雷曼在与中超合作的过程中,接触到体育产业,进而发力体育传媒。上市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并购的方式来充实自身的羽翼,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一种最直接,也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结束,因为任何一个优秀的品牌,由于特征的单一性,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多,尤其是当出现具有替代性的竞争品牌时,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也将会大幅增加。企业跨界并可降低风险,品牌与品牌之间相得益彰、双方均有裨益,让各自品牌在目标消费群体得到一致的认可,从而改变了传统营销模式下品牌单兵作战易受外界竞争品牌影响而削弱品牌穿透力、影响力的弊端。
 
  对于企业跨界就好比该不该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有利也有有弊。无论是大跨界还是小跨界,都是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做的战略调整。所以跨界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跨还是不跨都应该视企业发展状况而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看似简单的跨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点。想要达到真的成功跨界还需下一番狠功夫。跨界容易融合难。
 
  电商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商凶猛来袭且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尽管“错过了电子商务,不仅是错过了一个机会,而是错过了一个时代”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忽视电商的发展和作用亦是完全不可取的。
 
  纵观照明灯饰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电商的发展已经完全与LED照明行业融合在一起了,无论是哪个消费层次的顾客来店里买灯,事先都会去网上查看产品的价格,再拿来与实体店的产品价格做对比,进而“杀价”。由此可见,电商的发展趋势已经无法阻挡。
 
  从2016年双十一来看,各家照商浑身解数,都亮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单,其中最为瞩目的数欧普,不到9个小时就破了去年当日整天的销售额,同时雷士、飞利浦、奥朵、世源等品牌也有不俗的表现。从今年双十一最为瞩目的欧普和雷士看,都可能会出现翻翻的增长,给处于寒意的行业带来了惊喜,同时也有点超人预料。
 
  从今年的双十一看,比较明显的是电商向着品牌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就以欧普来看,这么大的基数体量还可以出现超人预料的增长,这除了与其当初线上主要竞争对手品一照明倒闭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品牌影响力。雷士今年的表现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而同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三雄、佛山照明、西顿、嘉美等老牌却显得有点寂寞,今天双十一的表现也缺乏惊喜。未来电商向品牌集中的趋势越来越大,而同时电商在人员、产品线、资金等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品牌优势同时也重视在电商投入的照明企业,未来会是电商品牌集中化的趋势的最大受益者。
 
  新三板上市
 
  新三板自诞生以来,就承载了一众中小型企业的“上市梦”,成为广大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寻求自身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这对于拥有众多中小型企业的LED行业来说,也不例外。
 
  截至2016年11月3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共9764家。据统计,2015年和2016年11月两年期间,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8254家,占总挂牌企业数的84%。从2015年开始,随着社会上“第一股”、“上市”等字眼频现,也使许多企业开始关注新三板,并对资本市场敞开怀抱。
 
  回归行业,自2013年少数照明企业“试水”新三板并取得良好“反响”后,明显地带动业内新三板企业的数量。据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5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量相比2014年,增加了31家,同比增长了206%;2016年截至11月30日,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量相比2015年增加了19家,预计今年照明行业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个数有望突破70家,创历年新高。
 
  近两年来,照明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步伐明显加快,这与业内的企业资本、规范运作等意识在不断增强,以及地方政府的推动有直接关系。照明行业属绿色产业,LED近两年来,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有很大的增长,特别是目前国家倡导绿色节能,LED成为政府重点的扶植对象,也成为了备受新三板热捧的行业。伴随着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业内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涌现新三板。
 
  扩产
 
  尽管2016年全球LED产业因产能调节及终端应用需求扩增,部分LED产品出现供应吃紧状况,然2017年大陆LED大厂持续扩充产能,包括LED封装及晶粒大厂均投入产能军备竞赛,将对LED产业发展投下变数。LED业者指出,全球LED照明市场渗透率将在2020年进入高峰期,LED大厂纷藉由壮大产能规模,全面抢攻市占版图,预期这一波LED扩产潮要到2018年之后才会趋缓。
 
  供应链业者表示,各家LED大厂竞相扩充产能,LED照明产值与出货量每年成长率达2位数,预期2017年平均扩产幅度将达到30%,由于包括2835规格的主流LED市场持续成长,随着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扬,大陆LED封装及晶粒厂纷调涨价格。
 
  近期包括国星、兆驰、鸿利等大陆LED业者相继宣布调涨0.2W及0.5W产品报价,然因原本价格已偏低,LED业者涨价对于改善获利仍相当有限,不过,随着LED业者不再大幅降价抢市占,业者预期2017年LED产品价格可望维持缓跌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为因应一般LED照明、大尺寸显示屏及车用市场等LED应用需求成长,大陆LED封装厂陆续大举扩产,且开始强调LED产品差异化,各家LED厂藉由扩大产能规模,强化市场影响力,扩大市占版图,业者预期这一波LED扩产潮至少将延续至2017年底,2018年起产能军备竞赛才可望告一段落,并在2020年迎向全球LED照明市场需求的替换高峰。
 
  大陆LED封装龙头厂木林森第3季LED封装月产能已达到500亿颗,以2寸晶圆换算,单月晶圆采购量约120万~130万片,估计到2016年底月产能将攀升至600亿~700亿颗,加上启动江西吉安厂扩产计画,并在2019年之前全面投产,届时月产能将攀升至1,500亿颗,产能规模呈现三级跳的跃升情况。
 
  LED封装厂国星光电亦不甘示弱,2016年已轮番投入3次扩产计画,目前已提升产能规模达40%以上,2017年将持续新增产能,可望再度扩大营运规模。
 
  大陆LED晶片厂亦配合进行大幅扩产,业界传出大陆LED龙头厂三安光电已向美系设备商Veeco订购17台新型机台,相当于34台既有2寸机台的产能规模,可望在2017年陆续释出产能。至于华灿光电则于浙江义乌投资人民币60亿元,产能扩充幅度更胜于三安,新产能将投入生产LED磊晶、晶粒及蓝宝石加工等。
 
  LED业者指出,随着三安、华灿,澳洋顺昌、合肥彩虹蓝光等纷跟进扩充产能,并陆续移入设备,预估2017年大陆MOCVD设备规模将超过230台,届时大陆LED晶粒产能将占全球逾5成比重。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