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始终是最能触动行业神经的敏感词汇之一。与往年的价格战不同,2016年是涨价,从芯片、封装,到配件和显示屏应用端,灯具价格却仅是不再下跌。显然,原材料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照明企业的利润,体量大的企业尚能自行消化,而对资金力量弱、无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场不小的冲击,或许这将开启新一轮市场洗牌。
配件接棒“涨价潮”
自2016年3月以来,先是在晶电、三安的带领下部分LED芯片涨价10%左右。接着木林森、信达光电、国星光电将用于显示屏的RGB灯珠价格上调5%-10%。同时,这种涨价风潮也迅速传导到下游LED显示屏领域,合利来、天合光电也发出通知,对产品做了相应的价格调整。
就此次LED显示屏产业涨价风波,记者翻阅各个公司的调价通知,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近期各种原材料触底反弹,特别是衬底,以及金、银等贵金属价格持续攀高,导致LED器件的核心部件——金线和银支架的成本随之走高,再加上人工成本持续增长。
有分析师表示,涨价本质上是由LED显示屏特别是小间距市场需求旺盛所致。显示屏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传导至显示屏封装与芯片端,而这种供给紧张也外溢到照明用芯片。芯片和封装厂商将大部分产能转移到显示屏灯珠生产,一定程度上导致照明灯珠供应紧张。
然而,接下来原材料上涨进一步扩散,将直接影响灯具的成本。如今,继铜箔供求紧张带动铝基板涨价后,2016年10月以来铝材疯涨。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铝涨了40%左右,钢板涨了20%,铝基板涨了40%。
从近期铝锭价格走势图来看,从2016年10月20日起,铝锭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价,到2016年11月10日,铝锭价格已经由每吨13210元,上升到了15130元。有配件商向记者抱怨:“铝价有时候平均每天一吨涨幅三百多,而且还面临缺货现象。”
铝价上涨,直接影响了铝基板、灯体外壳、散热器等用铝量较多的配件价格,有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比如LED驱动电源的铝制外壳价格上涨,电源配件每个成本上涨0.2-0.3元。有电源厂家表示,这个上涨幅度企业自身能够接受,并没有就此对外调价。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不稳定,现在配件商家都采取现金结算,甚至还出现了先打款订货,再发货的情况。
“这次涨价主要针对铝基板,价格平均上调10%。”立达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铝基板在LED行业的应用主要是封装、电源、照明等领域,尤其是2016年以来LED显示屏、COB封装等市场规模增长,不断催生PCB市场需求增长。
照企对涨价多持观望态度
目前,配件涨价尚未传导到照明终端,大多数厂家持观望态度,并表示尽量维持原价销售。立洋光电相关负责人透露,铝基板再次涨价对封装行业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太大,因为铝基板在封装器件中的比例不足20%,所以光源价格暂时不会调整。
2016年10月初,嘉美时代照明总经理周水明曾强调,对于此次涨价还处于观望态度,作为LED照明品牌企业不会轻易调价。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11月23日,嘉美时代照明在朋友圈发布《部分产品价格调整通知》,《通知》显示:“因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供应商部分材料11月初已通知我司涨价。基于成本压力,公司决定,自2016年11月26日起,对公司的部分产品按实际成本核算,对原销售单价进行调整。此次调整的产品涉及商照金卤灯系列、商照电器系列、LED光源系列及支架其中的部分产品。”嘉美率先提价,但能否引发大品牌“涨价潮”仍需要市场验证。
板材涨价对下游照明企业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板材成本在整个照明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太大,大概在5%-8%之间。三雄极光副总经理林岩称,作为照明厂商,我们不会因为板材涨价而跟着涨价,三雄极光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中山市特略照明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戚军强表示:“最近的铝材涨价对特略产品影响不大。第一,对定位高端产品的企业而言,原材料所占成本相对比例较低,有些配件工艺成本甚至与原材料成本几乎一样。第二,原创产品本身凝聚了更多的设计价值,这或多或少会折算一部分到产品成本里面。第三,产品的销量不断地增长,量大产品成本自然下降。”
“虽然目前铝材、塑料、线路板价格都有20%-30%不等的涨价,公司产品做光源用的铝材占比较多,但科朗暂且考虑不涨,还是以原有价格占据市场份额,维护好经销商。”江门市科朗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光直言。
[pagebreak]
[pagebreak]
推动企业自动化
原材料涨价,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配件商,其次才是LED灯具厂商。原材料涨价,配件也会跟着涨价,但成品涨价的幅度不会超过原材料的涨价幅度,部分上涨幅度需要配件厂商自行消化。同理,灯具部分涨价幅度也需要照明企业自己消化。
从目前来看,谈下游照明产品价格上涨还为时过早,大的照明品牌照明企业不会轻易将中上游价格上涨直接传导给市场和终端用户,特别是在禁白令全面实行,企业需要快速抢占替换市场份额的关键时间节点。
显然,品牌照明企业在消化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由于其产量巨大,采购议价能力强,可以将原材料所带来的生产压力尽量转交给供应商,能有效地把原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最小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化量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摊薄成本。
如今,照明企业产能规模的扩大不单是简单的人员数量增加,而是向加强人均产值提升方向有效推进,需要多类产品和多种工艺环节引进,并实施自动化改造。
立达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快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动化规模生产来降低制造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作为一个目前国内LED照明单品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立达信拥有40条LED灯泡的自动化流水线,2条筒灯的自动化生产线,2条灯管自动化生产线。“下一步,立达信会继续开发10条各种规格的LED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生产100台4轴以上工业机器人,使整个工厂自动化生产能力达70%、LED灯年产量突破3亿支。”
同时,阳光照明、欧普照明、佛山照明、雷士照明等传统照明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都提及了通过自主改造升级、引进购买等方式,对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及试产,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提升产品品质的目标。只是中上游供应环节的持续涨价,可能会进一步加快上述上市公司导入自动化生产设备。
加速中小企业出局
在这股涨价浪潮中,除了配件商外,对中小照明企业影响最大。供应商集体涨价,加速了一些没有品牌优势,没有购买力的抗风险能力弱的厂家出局。
“大企业原材料采购量大,有一定的谈判筹码。但小企业没有机会谈,我们说涨多少就涨多少,否则,我们不会再供货。这样一来,下游小企业成本将会提高,生存难度加大,会加速并购、整合、洗牌。”一位LED原材料厂商负责人表示。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未来照明市场会集中在几家大的品牌企业手中。那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要么有独特的技术,要么在细分市场有影响力。换而言之,在品牌企业集中精力抢占替换市场份额的时间点,中小企业需要尽快调整产品和市场定位策略,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
原材料上涨,而成品价格不涨,对灯具厂商而言实际上是一场变相的价格战。随着竞争门槛的不断提高,平衡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尤为重要。从长远来看,配件涨价加速淘汰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让市场进一步集中,将促使行业回归理性。
近期要闻
LED技术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1月9日召开的2016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多界面光-热耦合白光LED封装优化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刘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罗小兵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明祥教授、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裴小明、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王恺研发。这也是继“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半导体照明行业再次斩获奖项。
据了解,多界面光-热耦合白光LED封装优化技术的出现突破LED封装涉及的一系列基础技术、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技术瓶颈。该项目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工程应用的完整LED封装技术体系,并在深圳瑞丰光电、广东昭信集团、武汉帝光电子等LED企业推广应用:LED隧道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参与了国内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洲湾海底隧道(全长7800米)的照明工程建设;LED背光模组应用于康佳、TCL、冠捷等电视机和显示器生产企业,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