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照明行业的国际三巨头之一,GE照明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保有比较美好的品牌形象,但时至2016年,GE照明却选择“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并“粗暴离场”,引起了GE照明经销商的愤慨。尽管最后GE照明公开表态,事情得以妥善解决,但谁都未曾想到,GE照明在中国市场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
GE照明业务的“收缩”
与中国市场的“撤离”早已有迹可循
“我觉得GE照明很可能会成为几大国际巨头中第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公司。”国内某知名LED企业老总直言。这是援引某媒体于2014年年底的采访报道。如今,这一预言基本成真。
事实上,GE照明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08年,GE照明在中国沈阳启动了首家灯泡厂,开启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辉煌之路。在传出“退出亚洲和拉丁美洲”消息之前,最近的三年,尽管GE照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差强人意”,但作为照明行业国际三巨头之一的百年老品牌,特别在传统照明时代,GE照明在中国市场仍深受行业认可和肯定。
进入LED时代,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相比飞利浦和欧司朗品牌,GE照明在传统照明时期的那种优势明显不再,GE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始“走在后边”,并被飞利浦照明、欧司朗照明等反超。
据一名原GE照明经销商透露,GE照明没有芯片和封装,而只有应用渠道,早些年其实可以通过并购有实力的芯片、封装企业,以延伸自身产业链,但GE并没有这么做。在LED时代价格竞争激烈之时,GE照明在中国市场早已失去了价格的优势,在中国当然也逐渐难以跟中国本土企业相抗衡。
最近三年,GE也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调整,而从这一系列改革中,早已为照明业务的收缩以及撤离中国市场埋下伏笔。
2014年9月,GE公司以33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家电部门出售给瑞典企业伊莱克斯,但是这项交易在2015年12月被美国司法部叫停。而照明部门则作为通用电气公司(GE的全称)唯一保留的消费品部门,照明业务的占比仅有2%。
2015的12月,GE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公布了于2016年1月1日起停产的照明类型,包括有HID、白炽灯、荧光灯及感应灯具,并明确表示,此后GE照明将继续专注于LED和智能照明技术,投资于先进的照明控制和高效节能的LED灯具。
2016年1月15日,GE宣布签署明确协议,以54亿美元向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海尔)出售GE家电业务。同时,GE还与海尔集团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消费者医疗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与GE在LED照明、能源管理和家庭安防等领域探索新模式。
2016年2月,GE照明表示将逐步淘汰在美国销售的CFL(紧凑型荧光灯)灯泡,预计于年底完成退出CFL市场,全力冲刺LED灯泡。笔者认为,LED市场格局趋于定型,此时才全力冲刺LED灯泡,实属布局过晚。
2016年8月中旬,GE照明宣布将于2017年8月底关闭位于美国的列克星敦和萨默塞特的两家灯具厂。这两家工厂主要业务就是传统照明产品。时隔不到一个月时间,GE发言人Alicia Gauer.透露,如果工会同意,公司将在2017年8月正式关闭GE照明在布里奇维尔的灯泡厂。这是GE今年宣布关闭的第三家照明工厂,这家传统照明工厂始建于1948年。
“粗暴撤离”中国市场引高度关注
GE照明与经销商正“平稳过渡”
对于退出中国市场,GE照明公开声明表示,在过去十年中,传统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下滑,照明技术的发展也日益从传统的白炽灯、卤素灯等转向新型产品如LED照明。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变,GE照明将集中公司资源,专注于北美、欧洲以及中东地区的LED技术和业务的发展。
GE照明真要退出中国吗?这是肯定的!
对于GE照明退出中国市场这一事件,从GE照明多次发布的信息和官方声明来看,GE照明决定要退出亚洲和拉丁美洲市场已成既定事实,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市场。
2016年8月31日,据GE照明CEO Bill Lacey在给公司员工的邮件中称,自11月30日起,GE照明将终止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所有直接商业活动,从而使GE照明实现高度聚焦,赢取和巩固其在北美、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市场地位,并且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盈利能力。
2016年9月18日,缘起一份落款为通用电气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的《经销商协议》终止通知,数十个GE经销商联合发起的《关于对通用电气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终止经销商协议的联合声明》在行业广为流传,引起行业高度关注,使得GE成为当时行业最热门的焦点之一。
9月23日18时,通用电气中国(GE)方面相关负责人联系到记者,对“《经销商协议》终止通知和GE照明经销商联合声明”等事宜作出回应和声明。随后,GE中国发布声明:GE照明基于业务考量,于2016年8月底宣布终止亚洲地区的业务活动。
GE照明现已完全退出中国吗?这就未必了!
对于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百年的国际巨头而言,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并非就能马上完全退出。而从种种信息和迹象来看,GE照明未必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2016年9月28日,GE照明经销商联合发布的《GE经销商代表对GE声明的回应》显示:双方友好协商,GE终于承诺在已经中标和已经签约客户的订单继续执行,GE终于愿意解决库存问题并将提出经销商可以接受的方案,GE也保证对GE产品质量的后合同义务承担全部责任,未来将以平稳、和平方式过渡。
从以上声明内容来看,GE照明意图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后,GE照明与其经销商协商的结果并非按此前的计划,11月30日即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而是GE承诺在已经中标和已经签约客户的订单继续执行,并且愿意解决库存问题。值得注意的是,GE选择的是一种暂缓式退出的方式,期望得以平稳过度,当然,这其中GE的声明中也未出现现金赔偿问题。
2017年2月7日,笔者从GE照明前经销商处也得到证实:GE照明依然与极少数经销商保持合作关系,但这种方式或在2017年年中结束,经过一年左右的平稳过渡,最终完全撤出中国市场预计将在年底。
2016年9月29日,GE照明在其官网发布的《GE照明声明》显示,为经销商业务的平稳过渡提供支持。这一回应正与上述“暂缓式退出”的方式非常吻合。
笔者从GE声明中获悉,GE照明传递的信息主要有:1、GE照明将履行最初做出的所有产品售后质保承诺,直至售后质保期结束;2、会帮助经销商完成在2016年11月30日前已中标并签署合同的客户订单;3、对于经销商的现有库存,会逐一与经销商跟进,并根据合同和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事实上,GE照明对于此事件采取的解决方式是“暂缓式”“一对一”的,原因是每一个经销商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希望GE照明能在过渡期为经销商提供满意的支持,最终也能让行业和社会知悉。
GE照明经销商将何去何从?多品牌运营!
自2016年GE照明决定退出中国市场以来,那些多年经营GE照明品牌的经销商将何去何从?他们都选择了哪些品牌取代原来GE照明品牌的那些渠道?他们对于自身发展又有什么想法?
尽管近年来GE照明品牌相对飞利浦等显得较为弱势,但在国内市场上,GE照明品牌仍然是国内市场的重要品牌选择之一,如在工程项目领域,GE照明品牌的实力和地位也是国内很多照明品牌无法企及的。但GE照明的原经销商并没有因此失去机遇,反而因为自身掌握着诸多工程项目渠道资源,在渠道上仍然拥有较强的话语权。据某GE照明原经销商表示,尽管不再做GE照明,仍然可以用其它品牌产品来替代,对于品牌产品问题并不担心,而且一直以来有众多实力品牌希望寻求合作。
那GE照明原经销商都选择了哪些品牌?笔者通过采访多个经销商了解到,目前他们更多的是采取多品牌运营策略,并将其中个别品牌作为重点合作客户发展,如飞利浦照明、三雄极光、索恩等。事实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运营中心的经销模式已经造成中间环节过高的成本费用,尤其在工程项目领域,未来,经销商应该更多充当的是“服务角色”。
GE多次表态:
将继续致力于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拓展
此前,GE照明中国区总经理陈瀚表示,照明对GE而言业务所占的比重太小,仅占其公司2%的销售额。据GE 2015年财报显示,“电器与照明”板块收入占比为7%;亚洲市场占GE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17%。由此可见,照明业务本身在GE整个公司中就处于“弱势地位”。
而在GE照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也曾多次表态,将继续致力于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拓展,履行扎根本土、长期发展的承诺。相比GE照明业务板块在中国市场的“弱化”,GE照明在其它板块表现却更为活跃。目前,GE在中国的业务板块涵盖医疗、数字、航空、清洁能源、发电等高科技、高利润领域,或许“拿掉”照明这一小板块后,GE未来在中国也会更专注、更有优势。
2016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GE中国科技园,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介绍,GE立足本土、服务中国、面向全球,通过“全速数字化”“全面本土化”和“全球合作伙伴”三大战略部署,积极把握中国城镇化、清洁能源、可及医疗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领域的发展机遇。GE始终致力于通过与中国的行业领先企业长期合作,以助力客户实现在本土及全球市场的业务增长。
GE照明最后选择退出中国市场,那其它国际照明品牌表现又如何?
三星2014年第四季度曾被媒体报道宣布退出除韩国之外所有市场的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业务。之后,三星在2015年9月将LED事业部门降级为营运小组,同时对LED团队进行降级缩编,被外界猜测将退出LED市场,但2016年底,三星电子重拳出击,在芯片封装、汽车照明、智能照明领域均制定计划,并打算扩编LED研发团队。
据最新消息,东芝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东芝在前段时间与美国西部数据公司进行谈判,计划将半导体业务剥离出来成立新的子公司,并以2000亿-3000亿日元(约合17.7亿-26.6亿美元)的价格,将20%股权售予后者。另据悉,2016年,安徽康佳照明正式接收东芝在中国的照明业务,涉及资金超10亿元。
2016年7月18日,松下公司透露,到2018财年将把照明业务的销售收入从2015财年的3203亿日元提升至4000亿日元。12月5日,松下电器拟收购欧洲汽车照明系统开发商ZKW。
……
由此可见,在LED照明业务板块上,国际品牌的发展亦非一帆风顺。
我有话说:
“利润低下”是国际品牌选择暂时退出的根源所在
从飞利浦、欧司朗、GE三大国际品牌在照明领域的困惑与纠结来看,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LED照明行业利润越来越薄,国际品牌在LED领域很难为自身赚取更多的利润,因而国际品牌都在慢慢退出LED照明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品牌要放弃照明业务,放弃中国照明市场,如今退出或者弱化照明业务,只是因为照明业务利润太低,未来如果利润提升,国际品牌还会“杀”回来的。例如GE照明退出中国市场,就是在中国赚不到钱,也就是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转而集中力量做好北美等业绩更好的区域。
另外,未来三五年时间里,我估计LED照明行业都是低利润的,从长远利益考虑,国际照明品牌都在积极转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疗、航空、电子、能源等高利润领域。目前,飞利浦、欧司朗、GE三大品牌在中国的医疗、航空、能源等利润表现很好,它们的综合实力和口碑都不错。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照明企业也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中国品牌企业要做到跟国际三大品牌抗衡,我认为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前景猜想:
对于GE本身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由于照明业务板块份额太小,加之GE照明近些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本身“一般般”,所以尽管GE照明退出亚洲市场,退出中国市场,但这并不影响GE在中国的整体发展,对于GE本身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这一巨大的市场中,GE照明表现较为弱势,退出该区域市场后,反而让GE有更多的精力去深耕其它如北美等强势市场,更好地实现“减压增利”。
当然,退出了亚洲和拉丁美洲这一庞大的市场以后,更多聚焦于北美等区域市场,未来是否会造成GE照明品牌的国际地位逐渐下降,进而影响GE照明未来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