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未来照明,瑞典能源署官员、半导体照明4E项目主席Peter Bennich,北京大学物理学学院副院长沈波教授,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窦林平,欧司朗亚太区政府事务经理林卓然,印度节能服务公司执行董事Saurabh Kumar等中外嘉宾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探讨交流。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下全球照明挑战(GLC)工作组协调员,Chad Gallinat博士主持了该讨论环节,他提出LED的色调、柔性基板、能效、物联网、光通讯,政策环境等等都是要关切的问题,也是我们马上面临的挑战。
瑞典能源署官员、半导体照明4E项目主席Peter Bennich认为,对于制造商所驱动的以人为本的照明,产生在我们以前不知道的领域之中。我们需要做一些独立性的研究来证明这些技术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因为很多技术存在风险,人们有争论,因而我们需要独立的证据来证明它,看看这些技术上的假设是符合现实。如果说我们步子迈的太快,可能在某些环节上面就跟不上这个节奏,所以我们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包括用户、采购商、制造商,安装公司等。
北京大学物理学学院副院长沈波教授认为,互联网和照明技术的结合一定是下一阶段半导体照明发展的重要趋势。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需要解决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光源的光品质,包括显色指数、色温等,尚需做很大改进。二是照明的光源的灯具形态,跟家庭生活还有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才能体现照明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照明学会秘书长窦林平认为,LED发展目前阶段是替换阶段,不管大家怎么做,都存在着传统照明的影子,这个阶段过程毕竟要走。下一步如何在智慧城市或者智能家居当中来发挥照明的作用,就是一个跨界的应用。通过LED色彩、色温、波长的改变,在医疗、健康、农业实现它应有的作用。在跨界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跟那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度合作,因为毕竟很多领域我们不是专家,很多东西不了解,而且也缺乏大量的数据来支撑在健康、视觉影响方面的应用。 如何保证在跨界应用当中我们这个领域的地位,非常需要大家讨论。如果我们进入到这个领域之后失去了我们的主导地位,那就等于在帮别人创造一个新领域的同时失去了我们自己的地位。所以在关键时候,可能我们还要强调我们的光,强调我们的技术。
欧司朗亚太区政府事务经理林卓然介绍说,两年前我们在一个学校用LED替换传统灯具,当时质疑很多,就是觉得LED对孩子的眼睛是不是安全。那个时候我们很难,我们必须提供独立的证据表明对孩子的视力没有伤害。可持续发展是欧司朗的基石,包括供应商、用户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提供可持续的产品解决方案和系统。照明系统、照明解决方案和汽车方面的照明设备是我们的三个支柱。为此我们增加了研发投入,去年增加了8%。
对未来照明行业如何解决新的功能要求的问题,瑞典能源署Peter Bennich认为消费者不会感到失望。强调大家需要花一点时间相互了解,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挑战,什么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不管是生产商还是政府,都有责任。有一些令人不快的一些方面,比如说技术进步很快,盲目开发一些产品,监管、政策没有跟上。我们需要考虑技术是不是真的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当前支持的产品是不是真的给消费者带来利益。目前尚未有清晰的答案,但我们需要保持经常性交流与对话。
印度节能服务公司执行董事Saurabh Kumar指出,印度的应对方式是聘用独立专家来评估、判断。根据IEC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得出了符合逻辑的一个答案。然后在公共领域推广独立专家做出的判断,用科学来说话,告诉大家LED灯是安全的不伤眼睛。印度花了10亿卢比来助推我们项目的落实,在互联网上去宣传,以创新的方式推广。印度已经有1600万人已经表示要支持LED的倡议。印度会在今年7月份推出类似于路灯的路线图。
北京大学物理学学院副院长沈波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在半导体照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8年中国政府开始对半导体照明相关的材料和器件的投入,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半导体照明基础的部分。2003年中国政府就启动了半导体照明的国家工程,由中国政府科技部负责组织, 迄今已有15年, 这是中国半导体照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中国整个半导体照明的产值接近5000亿人民币,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政府支持一是体现在对技术攻关的投入,二是采取产业扶持政策。今后政府支持的方向会是在继续提高光效、光品质、降低成本和LED在植物工厂,医疗、农业、畜牧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