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白炽灯已经过去130余年,作为百年产业,照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已成为生活必须品,LED照明在替代传统照明的过程中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如今的LED照明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当下智能照明已被认为是LED照明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和智能照明一样为行业所关注的,还有健康照明。
LED用于照明根据不同的群体需要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照明产品本身对照明的需求是安全、可靠、长寿命;政府关注的是高效、节能、环保;而作为用户,关注的是舒适、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每人每天平均有6——8小时的用灯需求,这说明每人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生是生活在灯光下的,那灯光对人是否有影响?资料显示,有近6成消费者不知道光污染的潜在危害,而对于应运而生的“健康LED灯”更是知之甚少。其实,光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隐藏在照明里的“杀手”
光生物辐射:主要问题有视网膜蓝光危害、眼镜近紫外危害和视网膜热危害。危害有:光致角膜炎和光致结膜炎、白内障、视网膜灼伤、视网膜蓝光损害、皮肤晒黑、紫外红斑、皮肤老化、皮肤癌等。
蓝光:蓝光危害是指光源的400—500纳米蓝光波段如果亮度过高,眼睛长时间直视光源后可能引起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蓝光危害程度取决于人眼在灯光下所累积接收的蓝光剂量。
频闪:有些照明灯存在肉眼难以察觉的频闪问题,会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严重影响视力健康,尤其是视力发育期的儿童。而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会影响视觉系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可能引发脑细胞损伤,诱发偏头疼。
眩光:眩光就是在视野中由于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宜,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至引起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目前眩光是评价照明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对神经元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某些部位会因光的刺激而产生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很亮的冷色光使得人们晚上时神经活跃程度提高变得更加警觉,褪黑素下降导致睡眠容易出现障碍。
生物节律的影响: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持续的光环境里,这对人的昼夜生物节律和健康是有影响的。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曾指出,夜间光照会打乱人体的生理周期,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可能会导致癌症患病率的增加。这个结论在2009年被美国医学联盟(AMA)以及国际暗天空协会(IDA)进一步证实。
正因为照明对人的健康存在如此多的影响,目前健康照明已经越来越受瞩目。如何从众多的主观生理学反应中,提炼出健康舒适性的客观测量指标,已成为全球照明产业界最关注的问题。
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林燕丹指出:“照明质量的评价应从原来单一的视觉效果评价,逐步过度到视觉效果和非视觉效果的双重评价,尤其是后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它对人体生理节律及生物效应的影响,也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照明质量的定义。”
健康照明存在哪些困难和盲点
1、企业执着生产不关注生物安全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进步,相对传统照明,LED照明产品以其低功耗、寿命长的压倒性优势迅速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政府近年来逐年加大对LED照明产业的投入,各地LED企业正在建造一系列新型照明LED芯片生产线。
在如火如荼的新型照明产业发展背后,LED光源隐含的的生物安全技术风险问题却常被人们忽视:
首先,LED光源自身的特点使其强度过大,易造成人眼损伤。LED照明光谱是较窄,所以具有低能耗,高亮度的优点。但相对自然光的全光谱性,缺乏了全光谱带来的对眼睛的护目特性,过高的亮度,使其缺乏自然光的柔和性,对眼睛有较大的刺激性。
其次,窄谱光显色性差,易导致色弱。窄谱光显色性差,不能还原真实颜色,虽然短时间内光线本身未使视觉感受发生变化,但实际上是对人眼的“欺骗”。LED的光谱不连续,波长单一,而且短波长的光谱能量很高,长期在一种波段的强光照射下,必然会降低对其他颜色的分辨能力,导致色弱的可能性会很高。
最后,长时间使用易造成视觉疲劳。当下的各种灯具在光源方面提出了各种改良方案,却未考虑到近视物体,且长时间暴露于非自然光下的人眼疲劳。这与视网膜微循环短期障碍,血供障碍造成的眼睛干涩疲劳有密切关系。由于LED属于窄光谱光,与自然光的连续光谱有很大区别,LED光谱更窄,看起来较刺眼。LED的光谱不连续,波长单一,而且短波长的光谱能量很高,长期在一种波段的强光照射下,必然会降低对其他颜色的分辨能力,导致色弱的发生率升高。
2、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
在LED被公认为未来最佳光源的时候,业界却频频爆出劣质LED的光害问题。理论上,所用类型灯具中,LED灯对人们的健康(不单单指眼睛)伤害最小,甚至可以说没有伤害。
据权威机构检测,劣质LED灯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蓝光辐射,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而小作坊生产的传统LED灯具,由于无法掌控核心技术,普遍存在蓝光辐射问题。真正的健康LED灯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或口号,只有实实在在通过先进的研发技术生产出来的光色柔和、色温适宜、杜绝辐射、杜绝频闪、显色真实的高质量照明灯才是健康照明灯。
用户在购买LED室内灯时,不能只看灯具的功率,因为LED灯具并不是越亮越好。
据了解,因为色温越高,光效越高,LED室内灯看起来就越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低色温看起来更舒适,相对应的成本也就高。目前,在灯具市场上,一般家用LED室内灯的功率为3W~7W之间,5W左右的球泡灯市场销售价格普遍在50元左右,如果低于20元,那么LED室内灯的质量则肯定存在问题,不但不能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而且光源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另外,消费者在购买LED室内灯时,不能只看灯具的功率,因为LED灯具并不是越亮越好。
3、概念滥用、认证不齐全
台灯是大人和孩子学习、工作的必备工具。为了预防近视,替孩子选择一台好的护眼灯,成为不少家长考虑的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护眼灯产品琳琅满目,很多产品都标榜着自己是“无频闪”,或者是高科技LED灯,而且价格比普通灯具要高出许多。究竟这些灯能不能保护孩子的眼睛呢?
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的家乐福、好又多等几家超市的台灯区看到,展架的台灯产品中,有一半是儿童专用“护眼灯”。这些产品的价格参差不齐,同样是台灯,带有“护眼”等字样的台灯,相对而言,比普通台灯贵几百元。而一些LED的“护眼灯”,价格还要高出更多。
观察发现,摆在货架上的台灯,没有注明“护眼”功能的台灯,价格从80元~300元不等;而注明“护眼”功能的灯具,最便宜的要300元,贵的甚至要900元左右。记者还发现,除了价格的差别之外,很多“护眼灯”产品都没有相关的“3C”认证标志。
有专家表示“护眼灯”目前多为营销概念,是否有“护眼”效果并不确定,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注意查看安全证书与说明书,最好选择有售后服务的产品,且注意产品的3C认证标志。
4、认证标准关注不足
目前美、日、台湾地区巨头垄断下的LED体系具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缺陷便是其生物安全性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各国存在着一系列的LED光生物安全评价标准,但是各个标准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不能排除照明巨头将自身利益凌驾于生物安全进行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从而影响了其客观指标对整个产业的指导意义。
面对现在国内LED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我们必须积极进行位于世界前沿的光生物安全研究,以避免整个产业由于忽视光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而处于被动地位导致的巨大战略损失。
正是由于LED产业生物安全检测标准的缺位,令目前政府、社会公众对于LED的危害认识不足。
照明健康,我们关注哪些?
LED照明时机成熟的三大指标是CRI80~85(视觉指标);Lm/W170(性能指标);Lm/US$200(市场指标),当这三项指标完成时,节能将不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萧弘清
其实选购健康LED灯有一个重要参考值:色温。高色温的灯光接近中午刺眼的阳光,对眼睛刺激过强,而低色温则容易产生疲劳感,只有色温舒适(Ra值最好小于100)的灯光才是对健康灯。我们知道真正的健康LED灯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或口号,只有实实在在通过先进的研发技术生产出来的光色柔和、色温适宜、杜绝辐射、杜绝频闪、显色真实的高质量照明灯才是健康照明灯。
——雪莱特的技术专家李志清
国际上按照蓝光强度已制定有关蓝光的光生物安全标准,并设定可能蓝光危害数值。比如,将没有蓝光危害的光源产品称“零类产品”;将具有较小蓝光危害,眼睛不能长时间直视光源的产品称为“一类产品”;将有较大蓝光危害的光源称为“二类产品”。目前被用作LED照明的基本为零类和一类,如果是二类则被强制性打上“眼睛不能盯着看”。因此,在选购LED灯具时,不要贪图便宜,尽量选购大品牌的产品。
——浙江大学光电工程学系牟同升
低色温、低色温光环境对大脑有唤醒作用;中间色温可使大脑保持适度的兴奋,使大脑思维更为清晰敏捷,中间色温视疲劳、脑疲劳最轻,是最舒适、理想的光环境,但设计中应避免采用1000LX左右的高照度。高色温下使用者的视、脑疲劳最高。在短时间内,高色温可对大脑产生强烈的刺激,提高短视记忆能力,但无法长时间保持其效率。
——重庆大学教授严永红
对蓝光效应的定量化研究就是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经有一些结果产生。虽然我们看到一些规律,但是还需要考虑色温、显色指数、温度等条件。
——松下公司照明研发中心Hiroki NOGUCHI
解决刺眼眩光等问题则会成为LED照明应用的关键,LED照明的可靠度、稳定性、低光衰将成LED市场焦点。
——SA会议专家
只要我国建立起世界认可的生物安全标准,便可以掌握整个产业中的话语权,从而指导上游各种生产及安全标准的制定,进一步以此为依据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标准。统一的科技技术认定可以有效地协调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也必将成为我们整个产业的突破点。
——行业标准专家
结束语
爱迪生当初发明电灯的时候,或许也像今天大多数的生产商一样,灯具能发光便是好的。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照明与人相处得应该更加健康、和谐。照明健康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消费者、研发人员、生产商、科研机构、政府共同致力的一项人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