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暨 2017 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开幕大会在北京顺义隆重召开。论坛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和北京麦肯桥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同时得到了科技部、发改委、国标委和北京市科委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11月2日上午,由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升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协办的SSLCHINA2017:P302汽车照明与车用灯具产业峰会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二层31+32会议室召开。来自汽车厂商-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吉利新能源、北京汽车等,车灯企业-马瑞利、星宇车灯、小糸车灯、海拉灯具、路熙光电、众普森、佛达等,相关配件厂商-翌光科技、杭州浙特电子、南京艾拉丁等,LED照明企业-晶科电子、升谱光电、欧司朗、科锐、德豪润达、鸿利智慧、飞乐音响等,汽车照明研究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等单位百余人参加了参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光学/电子电器领域主管赵斌、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国伟主持会议。
会上,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牛萍娟教授分享了对LED汽车前照灯智能化的研究与进展。
她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会经过三个阶段,从计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现在已经进入的认知智能,车灯能看会认,能理解会思考能不能实现,这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从感知的角度,机器进步越来越快,与人类越来越接近。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光源,具有开关速度快、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前照灯。汽车照明系统是汽车最主要的主动式安全装置,但传统汽车照明系统的局限性,给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
汽车生产商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加安全的智能照明技术,发展了三代自适应大灯系统--从第一代的AFS到第二代全功能AFS,再到第三代ADB(智能远光)。
现在主要的智能前照灯的技术领域是基于雷达和智能识别的前照灯,其可实现会车时前照灯调节、弯道时光束调节、路边行人光束调节、提前照亮路牌区域、上下坡车灯调节照射角度、恶劣天气车灯调节等,同时要符合欧盟ECE R123法规、ECE R48,符合我国汽车用自适应前照明系统国家标准(GB/T 30036-2013)
牛萍娟教授将汽车前照灯相关的智能技术分成三大类--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光束。
智能感知技术包括基于多目标分离和模糊判定方法的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基于多特征异常检测算法的图像目标识别、基于时间标定数据链技术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自主开发低延迟高可靠车载智能处理系统。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远,超过150米,波长短,受天气影响小,但成本很高。图象识别分辨率高,缺点是识别距离短,受光线影响大。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每种传感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雷达方案还是摄像头方案,都有不足之处,因此,多传感器融合是目前的一种发展趋势。
智能控制技术,一是在智能像素开关方面,已提出了六种智能照明场景控制模式(城市照明模式、高速公路照明模式、市郊照明模式、弯道照明模式、泊车照明模式、节能模式),另一方面是可编程的数字电源,还有一个,基于目标驱动的可重构系统。
智能光束技术,包括智能光束自由曲面反光器设计、投射式透镜设计、相变薄膜材料智能挡板、矩阵式微阵列LED发光模组封装技术,同时要符合国标标准GB 25991-2010、GB/T30036-2013、欧盟ECE R112法规。
汽车照明智能化涉及到的技术领域非常多,国内很多企业从芯片制备、封装到控制,到图像相融合方面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突破LED智能前照灯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