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板产业转移的确定性趋势中,中国大陆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基本上是中进韩守日退的趋势。面板在工业设计方面同样掀起了爆发性的微创新浪潮。包括曲面,超轻薄,柔性,双面,透明,屏幕声场以及全面屏等。同时,显示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革命周期。显示技术又一次从单一走向多元,OLED,QLED,激光,Micro LED 都在试图打破LCD的性能边界。
目前全球在建及规划高世代产线达11条,其中有9条在大陆,从2018年到2021年都是产能释放高峰期。未来相当多的超大尺寸面板如65”/75”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生产,预计2018年65”及以上出货量同比增长68%,2020年TV平均尺寸将达到47寸。在小尺寸方面,OLED短期内仍是三星一家独大的格局。国内企业维信诺、京东方、和辉光电、天马、华星光电等正在积极布局,预计到2020年产能可充分释放,届时大陆地区OLED产能占比将超过25%,韩国和大陆主导未来OLED产业格局。现在,小编通过“十大关键词”,想窥见2017年显示行业发展及趋势。
一、LED LED显示屏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应运而生,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LED产业起步较晚,LED显示屏真正起步时间一般认为是2003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LED显示屏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至今,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舞台租赁等传统应用行业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随着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特别是“小间距”的爆发,更让LED显示屏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内LED显示屏市场由于小间距LED开始爆发,带动了城市商用显示应用系统快速增长,已经成为LED显示应用行业新的增长点。随着OLED、QLED以及Micro LED的蓬勃发展,传统的LED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上述的几种新潮的技术,全都是基于LED中发展延伸。目前LED显示屏市场份额依然很大,未来与新技术PK中也会占据一席之地。
二、OLED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Ching W. Tang)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作为高端显示屏,价格上也会比液晶电视要贵。
自从今年苹果发布会后,OLED更是掀起一阵热议的小高潮。关于OLED的讨论、投资、扩产一直不断。随着OLED技术逐渐成熟,在全面屏的大潮之下,OLED迎来了火爆的发展。
手机开始逐渐采用OLED,电视领域也没闲着,随着OLED面板技术的不断成熟、新产品品类不断丰富、生产OLED电视的整机厂商越来越多,国内外的彩电纷纷投身到OLED阵营之中,以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OLED屏幕的需求量也在上升,促使上游面板商大力扩充OLED面板产量,上下游产业链纷纷进行加码,未来OLED领域的国内外竞争大战将会越来越热闹了。
三、3D玻璃
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手机面板市场的进步,而手机上的玻璃盖板当然也不例外。在三星以及小米的曲面屏带动之下,3D玻璃成为了手机从业者们的一个卖点,自然不会放弃。
2D和2.5D玻璃防护屏产品的生产方法是将玻璃基板进行切割,通过精雕、光孔、抛光、强化、丝印、镀膜等加工后,制成各种规格型号的产品。3D玻璃难度主要体现在3D曲面成型、曲面抛光、曲面印刷、曲面贴合四大工艺上。3D屏幕,无论是中间还是边缘都采用弧形设计。3D曲面玻璃的生产流程与2D和2.5D产品基本相同,最大区别在于新增热弯成型设备。
智能手机的越发趋同,消费者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在功能创新方面受技术限制渐遇瓶颈,各大手机巨头纷纷转向外观创新。随着柔性OLED对LCD的替代,使得柔性显示屏占比面积大幅增加,这也需要盖板玻璃配合做成3D形状,而3D玻璃是目前唯一能够较好和曲面屏幕贴合,且具有轻薄、洁净、防眩光、耐候性佳等优异特质的硬物质。
3D玻璃除了在手机上大放异彩以外,3D玻璃的曲面特色也符合其他3C产品设计需求。3C产品设计如平板计算机,头戴式VR设、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式智能产品、车辆中控及便携式仪表盘等陆续出现3D造型产品,已经明确引导3D曲面玻璃发展方向。
四、LTPS
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技术,它是非晶硅经过镭射光均匀照射后非晶硅吸收内部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形变成为多晶结构而形成的。
LTPS拥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所以这个技术下的显示器件分辨率更高、反映速度更快、亮度更高。这个技术的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与OLED的完美搭配。多晶硅的分子结构在一颗晶粒(Grain)中的排列状态是整齐而有方向性的,因此电子移动率比排列杂乱的非晶硅快了200-300倍,而OLED是电流驱动,对基板的导电性要求较高,只有LTPS才能完成匹配。
目前高端机型会更多的采用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技术,它是非晶硅经过镭射光均匀照射后非晶硅吸收内部原子发生能级跃迁形变成为多晶结构而形成的。技术实力不断进步推动成本的不断下降,相信在未来LTPS这种综合性能最高的技术的普及程度会更高,从而提升一代产品的视觉体验。LTPS目前适用于分辨率和电子移动速率要求更高的中小尺寸高端LCD面板和AMOLED面板,由于目前采用AMOLED面板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因此这项技术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五、8K显示
由于目前的显示技术不断升级,人民的观影要求也越来越来,从一开始的480P,到后来的720P,再到1080P、2K、4K,画面不断细腻丰富,也让我们可以在视屏中看到更加真实的世界。关于8K显示,厂商已经研发出了不同尺寸的屏幕,小到8.3英寸,大到110英寸;目前还没有实现8K AMOLED。实现8K所需要的技术包括柔性、大型、广色域、高分辨率,此外还要相应降低成本。
不过由于4K标准上的缺陷,导致其效果与1080P相差无几,而8K将带来从视觉到听觉的巨大变革,并且在今年的CES以及AWE展会中,我们也已经看见了非常多的8K电视露面了,并且夏普与BOE目前都在大力的发展8K产品端。至于8K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可达200万-300万台。而中国和北美将成为8K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六、LCD
LCD属于老牌显示技术,LCD面板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成本更低。放眼目前的市场,你会看到相当多配备高品质LCD面板的廉价设备.目前仍然占据这显示面板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在短期之内都不会再改变。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采用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加热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冷却后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的物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被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其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面板厂商正在想尽办法突破LCD的能力限制。OLED在未来几年里要做的是降低成本,而LCD则会偏重于技术发展。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普及。不过三星与LG都在减少LCD生产线,改为生产AMOLED,因此国产厂商此时还能够收取他们离去之后的市场空白。
七、全面屏
全面屏的爆发,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面板需求量明显提升。在同样大小的手机里,18:9 的屏幕比例相比 16:9 的方案,屏幕的尺寸会提升约 10%左右。对面板的需求量也同比例增多。对于全面屏而言,OLED拥有自发光、可视角度大、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尤其是柔性OLED,柔性OLED采用柔性基板,更加有利于异形切割和实现窄边框设计,所以OLED比液晶更具有优势,成为当下旗舰手机的主流配置,成为各大手机厂商争相追捧的焦点。
由于全面屏的技术难点相对而言并不算高,但是视觉冲击力却很强,相对而言性价比是最好的,因此所有厂商不约而同选择以全面屏作为差异化产品进行研发也不足为奇。OLED产能不足,严重的限制全面屏的发展,各品牌想要选用OLED屏,除了等待三星的产能之外,还需依靠国内的面板厂在OLED领域的突破。国产面板厂商京东方、信维诺、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天马、信利等纷纷进行OLED产线的布局规划,预计到2018、2019年都会实现量产,到时候OLED短缺的局面能够得到缓解,全面屏手机的OLED占有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八、激光电视
今年悄然兴起了一个新兴概念,那便是激光电视,已经有许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激光电视的工作原理也容易理解。主要由激光器、光偏转器和屏幕组成。激光电视主要由激光器、光偏转器和屏幕组成,使用半导体泵浦固态激光,产生R(红)、G(绿)、B(蓝)连续的、三种波长的激光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控制R、G、B激光扫描图像。简单来说,就是一款采用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技术的激光光源投影机,硬件包含机体本身和投影幕布两部分。由于其采用激光光源,显示纯度和亮度都更高,即便是在亮度较高的环境下,也能展现很好的画面。激光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尺寸大,由于打破了传统“屏”的限制,激光电视在尺寸扩展方面优势尽显。激光电视可以轻松达到100英寸的水平,这一点传统LED电视和CRT电视是无法比拟的。
激光电视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90年代便有了技术雏形,2003年便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2006~2007年三菱、索尼等消费电子巨头也相继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虽然在很多次显示技术的浪潮中,国内厂商都处于跟从的状态,但是在激光电视领域,国内厂商终于抓住了机会。仅2014年,海信、奥图码、长虹、华录、康佳、视美乐和仪电等国内厂商纷纷推出激光电视,意味着激光电视的“爆发期”似乎已经来临!目前小米之家、看尚、海信、极米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激光电视,想要提前在这个新起的市场中拿下先机。
九、Micro LED
业界关于Micro LED的讨论和布局不输OLED。Micro LED对显示业界的冲击,目前来看不具有明显颠覆性,但将会形成Micro LED、LCD、OLED三者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Micro LED 又称微发光二极管,它的显示原理是将LED 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其尺寸仅在(1-10)微米级别。由于结构的优势,其亮度更高——是OLED的30 倍,解析度与色彩更好——像素密度可以达到1500PPI,响应速度更快。其最大的优点是功耗更低,对于电池技术多年没有突破的手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Micro LED 制程四大关键技术,其中转移技术是目前最困难的制程,对生产设备精密度、制程良率等7 大指标要求严格。传统LED 尺寸约100μm 至1,000μm,厚度约100μm 至500μm,而MicroLED 尺寸在100μm 以下,厚度仅约3μm 至5μm,由于Micro LED 体积微缩近百倍,因此目前的生产工艺需要相当大改变。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Micro LED 产业化仍需时日,许多企业投入开发Mini LED技术,作为发展Micro-LED 的前哨站。Mini LED 晶粒大小约是100微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备难度和成本,可以预见的是,Mini LED将作为显示屏、电视和手机的背光应用,先于Micro LED 进入市场。
十、量子点
量子点是一种无机纳米半导体晶体,量子点薄膜中的量子点受到光电刺激时便会发出有色光线,色域范围能够达到157%,精准呈现10.7亿级的色彩,相对普通液晶电视提升了58.3%,而其色彩持久度则可达6万小时,此外,由于量子点电视使用的无机材料不易被氧化,其较长的显像寿命也是一大亮点。可以用于增强LCD屏幕上静止和视频图像中显示的亮度和色彩性能。
尺寸较大的量子点发射偏向红色的光,随着量子点尺寸变小,它们发出的光线偏向绿色。当指定尺寸的量子点在一个结构中组合在一起并与蓝色LED光源组合时,它们可以发出电视观看所需的整个色彩带宽。利用量子点的特性,电视厂商可以提高液晶电视的亮度和色彩表现,从而超出目前的性能。
目前,部分实力企业也正在迅速推进同样具备自发光的QLED技术,以改变目前市面上真正的自发光电视只有OLED这一事实。当真正自发光QLED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时, OLED将面临硬碰硬的正面较量。现在的量子点还是光质发光,未来的是电质发光,电质发光的QLED更为先进,量子点电视要实现普及大概还需要3年时间,2019年可能才会呈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