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2017年并购重组报告:过会率高 产业并购占比第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数:280
   12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彰显。
 
  回顾今年以来并购重组的审核节奏,从年初放缓到年中提速。从严监管贯穿全年,通过率却成为今年资本市场亮点,高达91.82%。由此可见,并购重组步入新的阶段。
 
  同时,同行业或上下游整合的并购案例不断增加,监管对市场的引导效果愈加明显,以产业整合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占比达到六成。
 
  严监管、高过会率
 
  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并购重组审核环境跌宕起伏,所幸在年中见到“光明”。
 
  据了解,2016年并购活动井喷。然而从去年年底开始,监管的审核尺度收紧。
 
  尤其在今年前五个月,审核节奏全面放缓,重组委召开会议次数明显减少,仅有52家,平均每月10家企业上会;而去年同期则达到111家,超过今年前五个月的两倍。
 
  深圳一名并购领域的PE人士向21世纪资本研究员解释,往年上市公司盲目并购炒作,尤其进行不少跨界并购,涉足手游与影视,出现很多问题。“当年真正做产业并购的人不多,有的为了进行市值管理做概念式并购;有的主营业务没有利润空间,而实际控制人找不到方向,开始盲目并购。现在出现商誉减值、业绩不达标情况,监管层就是要治理这些并购乱象。”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监管层陆续出台围绕并购重组的新规,比如去年9月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今年2月监管层又要求并购重组的配套融资要符合再融资新规等。
 
  在上述人士看来,这一系列新规有效减少并购重组的盲目性。“我理解是,上半年仍然处于整顿期,市场也在适应新的审核尺度,所以审核节奏慢;但问题解决后,并购重组就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据了解,变化发生在6月份。监管层频频发声鼓励并购重组发展,表示大幅简化行政审批,鼓励基于产业整合的并购重组,严格重组上市要求,加强并购重组监管。根据公开资料显示,6-7月上会的上市公司家数翻倍,分别达到23家、27家。上会家数自8月后有所回落,截至12月14日,平均每月上会家数为13家。
 
  在通过率方面,并购重组今年过会率高企,表现远好于IPO。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共有159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上会,其中有146家通过发审会,实现高达91.82%的过会率;仅10家企业被否。
 
  其中自9月19日起,并购重组经历了近3个月的零否决率,直至12月7日东方市场(000301.SZ)被否才打破记录。
 
  但高过会率并不意味着审核放松,而是因为前期从严审查。
 
  北京一家券商并购人士表示,在反馈意见阶段,预案大多要经历1-2轮修改,才得以“过关”。“监管层主要对配套募集资金、标的盈利模式的信息披露、盈利能力、协同效应比较关注。”
 
  他同时指出,部分标的属于不受鼓励的行业,在严监管下会选择知难而退;亦有并购方案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无法解释清楚等问题,最终宣布终止,因此实际否决率要比重组委否决率更高。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22家上市公司选择终止并购重组。
 
  产业并购占比第一
 
  从导向来看,产业并购是近年来监管层鼓励的方向。根据数据统计,产业并购占比进一步提升。
 
  以重大资产重组为例,根据WIND统计,今年有272例为产业整合,占比达到60%;而去年同期则有228例,占比58%。而进行多主业扩张并购的则有95家,占比为21%。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12日表示,在已审结的并购重组交易中,同行业、上下游产业整合单数占比不断提高,监管政策对市场的正面引导效果更加明晰。
 
  数据显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产业并购的两大热门板块,分别有26家、24家。
 
  此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大行业也是产业并购“多发地”,依次有18家、18家、15家。
 
  前述深圳并购领域的PE人士表示,整体而言,一类为新兴领域进行产业整合,形成行业龙头;一类为传统行业或低端技术领域进行产业升级。
 
  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今年以来其细分领域的产业并购亮点突出。
 
  比如今年较为热门的半导体板块,有木林森拟定增收购明芯光电100%股权;长电科技发行股份收购星科金朋;通富微电收购富润达49.48%股权及通润达47.63%股权;航天机电收购erae AMS70%股权。这当中还包括了跨境并购。
 
  以木林森为例,由于此次“蛇吞象”形式跨境收购德国百年老店,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10月31日证监会受理其收购LEDVANCE的交易,并在12月1日进行意见反馈。
 
  据了解,公司早在今年年初收购明芯光电,而明芯光电尚未有实际经营业务,其主要资产为间接持有目标公司LEDVANCE的100%股权。LEDVANCE为欧司朗灯具业务的承接主体,欧司朗是全球第二大的照明产品及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德国,主要产品包括传统光源、LED光源。LEDVANCE年营业收入超150亿,是木林森的3倍。
 
  国信证券欧阳仕华分析师在12日表示,木林森通过Ledvance获得重要出海口,能充分发挥木林森高效制造能力,输出公司高性价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强化封装实力,整合中游及下游规模经济优势,打造覆盖全球营销渠道,延伸更多产品线。
 
  他认为,2018年木林森+Ledvance有望做到35-38亿美元。木林森成长驱动力来自于三驾马车,“元件及半导体材料+世界级代工服务+全球品牌业务”,最终形成LED全产业链的航母级企业,有机会成为年营收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公司。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