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新材料 » 正文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获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5 来源:中科院之声浏览次数:397
   LED 固态照明器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在决定 LED 白光性能如显色指数、色温、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 LED 照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研发效率高和热稳定性较好的荧光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图1.相应期刊封面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Ba9Lu2Si6O24:Ce3+ 硅酸盐青色荧光粉;在160℃时,其荧光量子效率可维持室温的94%,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该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相关结果发表在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上。
 
  该团队围绕Ba9Lu2Si6O24材料,利用Tb3+-Tb3+量子剪裁和共振能量传递效应,获得了一种发光效率高达144%的绿色荧光粉,实现了可见光量子剪裁;首次观察到Eu2+的异常红光发射,采用低温光谱手段追溯到了红光来源;在此基础上,通过Ce3+/Eu2+/Mn2+共掺获得了单一白光。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相关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上。
 
  近日,该团队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在Ba9Lu2Si6O24基青色荧光粉发光性能调控方面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工艺优化,荧光内量子效率提升至90%,85℃/85% RH 条件老化1600小时以上的光衰小于10%。仅采用该青色荧光粉与红粉复合,即可在 NUV 芯片上获得显色指数90以上的白光。基于对Ba9Lu2Si6O24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和理解,结合光谱学的实验表征手段,该团队提出一种计算宽带隙无机非金属材料基体带隙的方法,并揭示材料发光的热稳定性机理,除了热和声子相互作用可引起发光猝灭外,由热引起的材料吸收率下降是导致发光材料热猝灭的另一个原因。相关结果发表在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上。
 
  此外,该团队将Gd3Al2Ga3O12:Ce3+黄色余辉荧光粉稳态荧光内量子效率提升至82%,这为解决交流 LED 频闪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稀土发光材料。相关内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
 
  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技术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图2. Ba9Lu2Si6O24:Ce3+ 青色荧光粉与红粉制备的近紫外基白光 LED 器件性能
  图3. Gd3Al2Ga3O12:Ce3+ 黄色余辉荧光粉发光照明及余辉光谱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