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激增、蔬菜供应需求增大,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等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发的环境负担不断增加,在传统种植方式之外寻求突破显得愈发重要。而植物照明的方式拥有不可比拟的众多优势,通过集约化的种植方式,突破地理环境限制,能够更大程度上节约资源,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十三五”期间预计将新增光源产值上千亿元。当前,围绕LED光源在生物农业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发极为活跃,生物农业光照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 2018)暨2018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IFWS 2018)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龙华区经济促进局、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局、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北京麦肯桥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期间,SSLCHINA 2018之“生物农业光照技术”分会如期举行,行业大咖如约而至,来自农业、照明等生物农业光照不同领域的国内外同行专家,全方位,多角度权威解读农业生物光照的最新进展。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会长古在丰树,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陆春贵,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贺冬仙,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厚诚,中科院海洋所教授李贤,浙江大学教授、杭州朗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泮进明,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郑炜超,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国喜,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彤等中外专家带来精彩报告,并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杨其长、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贺冬仙共同主持了本届分会。
作为LED在农业光照领域较早的应用,LED植物工厂发展迅速。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会长古在丰树做了精彩报告,分享了LED植物工厂的挑战。
世界农业正在向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创新驱动的新技术范式过渡。通过持续的“智能”、“绿色”和“增长”革命以及市场的新需求,这种新模式的发展得以实现。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陆春贵带来了智能绿色增长 - 发光二极管(LED)灯可调节植物生长和质量的报告。分享了复杂的光敏系统通过共同调节基因表达来控制发育,以响应光谱质量、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等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分析研究最大化产量和质量所需的优化波长组等研究成果。
除了植物工厂,针对LED在具体动植物生长培养中作用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对于植物工厂中植物的培养,合适的光环境非常重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贺冬仙做了植物工厂水培生菜育苗的LED光环境调控的报告。
人工光培育植物,植物营养品质的保证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方向。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厚诚分享采后UV-A和蓝光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维持影响的研究成果。
LED的应用早已不限于植物,对鱼类影响的研究也在继续,中科院海洋所教授李贤做了LED光对海水鱼类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报告。
家禽对光环境非常敏感,根据种鸡、种蛋和肉鸡/蛋鸡等的不同需求来设计一体化LED光照测试是新的趋势。浙江大学教授、杭州朗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泮进明分享了种鸡、种蛋和肉鸡/蛋鸡一体化LED光照策略,他表示通过实验室和中式系统的大量研究获得了优化策略,提高了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相关产品已在很多养殖企业应用。
禽类具有优越的视觉机能,其可见光谱范围比人类(380-760nm)广,而且敏感度较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郑炜超带来了基于4种LED光源的雏鸡光照偏好性研究,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他表示,禽类对色彩的感知和人类的明显不同,禽类和人类对不同光源理论照度感知存在差异。为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应该考虑家禽的实际感知照度,从而科学地设置光照条件和合理的评估家禽光照环境。
随着今年来LED光源光效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LED光源已经被应用于室内城市照明和垂直农场。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国喜分享了园艺照明LED的两种光谱工程实现方式比较,介绍了LED光源当前在农业领域应用情况,分析对比了植物照明LED光源的两种主要实现方式和适用场景。
纯人工光源下不同光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彤分享了光照周期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合具体的研究实践和研究数据,她表示研究表明,纯人工光源下,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延长光照可降低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促进淀粉的形成及累积,利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细胞代谢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