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25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 2018)暨2018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IFWS 2018)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召开。24日,“Micro-LED与其他新型显示技术”分会聚集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前沿进展。
“Micro-LED与其他新型显示技术分会”作为论坛重要分会之一,今年继续设定为“主题日”活动。分会得到了爱思强、德豪润达、国星光电、晶科电子的支持协办。上半场,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William WONG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首席教授刘纪美、北京大学陈志忠教授、复旦大学张树宇副教授、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LED芯片事业部产品经理桑永昌、俄罗斯STR 集团有限公司Mark RAMM;下半场,由来自台湾交通大学佘庆威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召军、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教授,福建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毅军、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郭伟玲、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斌、德国爱思强产品管理总监Jens VOIGT、复旦大学副教授田朋飞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为分会奉献了高水准研究报告。
会上,来自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斌教授分享了《氮化镓微/纳米LED与量子点混合结构的高品质白光器件》研究报告。
刘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开展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微纳光电子器件研究,并兼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副主任,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III-V族半导体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在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等访问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10余项,目前已发表SCI学术论文150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刘斌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微纳米III族氮化物/II-VI族量子点混合结构LED。采用紫外软纳米压印和光刻技术,制备出晶圆面积的有序III族氮化物纳米孔和微米孔阵列,然后将II-VI族核/壳结构量子点填充至微/纳米孔中,形成量子点与量子阱侧壁紧密耦合结构。该结构利用量子阱与量子点偶极子间耦合增强物理效应,发光激子的复合寿命大大提供,从而提升了LED器件的量子效率。
通过模拟和实验,以不同尺寸的II-VI族量子点进行色转换,微纳米混合LED的显色指数可达到86以上,色温从2629K到10000K,覆盖了暖白光、自然白光、以及冷白光,同时该结构LED器件随着注入电流增大,效率降低(Efficiency Droop)不利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抑制。
刘斌教授认为,该新型微纳米III族氮化物/II-VI族量子点混合结构LED在高效率、高品质白光LED方面具有很强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根据会议资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