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新型显示 » OLED » 正文

电视行业竞争残酷,大屏会是救命稻草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15 来源:康尔信电力系统浏览次数:257

智慧屏的元年,也是传统彩电与互联网企业集体转型拥抱未来的元年。不过,无论是AIOT、5G、智慧屏,都不是彩电市场的救世主。

为何OLED朋友圈不断扩大?

从市场现状谈起。众所周知,在中国彩电市场,作为曾经的“老物种”,传统LCD产品虽然依旧强势(毕竟电视不如手机那般更新频繁),但在技术革新上,举步维艰,一潭死水;在商业竞争上,却竞争惨烈,血海一片,整个行业都在期许,伴随着中产阶级的飞速崛起,以及更多家庭的消费升级,OLED能为电视市场打一针强心剂。

事实上,时至今日,随着一批批用户的渐次尝试,OLED的许多优势早已成为市场常识,比如它图像清晰,画质细腻,色彩丰富,对比度无限大,防蓝光护眼,等等。最近浙江大学徐海松教授更是从专业视角,提出了一个颇为提振士气的洞见:通过2016-2018年进行的画质特性研究结果表示,OLED在HDR,眼健康,画质层面上是最优秀的显示技术,且OLED具备大尺寸8K TV所需的所有特性,是最适合8K的显示技术。

也正是受益于上述一系列优势,OLED是用户认可度最高的高端电视,用户对OLED电视满意度高达97%,且用户使用OLED越久,产品满意度越高。

而除了成熟的现在,OLED还许诺给市场一个更酷的未来。

发力OLED,打造差异化竞争

何为首?宜上游。从供给关系来看,下游整机的价格战现状与上游面板供给过量不无关系,同时也与供给产品本身单一有着紧密联系。而创维高端市场步伐想要做的第一点便是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引入OLED面板来替代液晶面板竞争力薄弱的现状。

对比传统液晶电视,OLED面板革新的有机材料带来了自发光这一关键特性。在此基础上,OLED电视在画面明暗对比、色域范围、峰值亮度等方面都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因此具有明显差异化优势。作为OLED面板的坚实拥趸,创维在OLED产品上已有了充分布局,早在去年就推出了三款重磅OLED新品,又在今年的UDE2019上展示了8K OLED电视、OLED透明电视等新式产品。在推动OLED产品渗透的同时,创维已经成为了这项新技术的坚实砥柱。

以新面板技术切入,OLED当下的推进阻碍主要在于高昂价格的用户心智。对此,创维在今年7月掀起了“OLED普及风暴”,通过直接让利和线下体验来刺激用户需求。在承受成本压力的背后,创维更多地想从点到面,激发出OLED市场需求的潜力,继而完成整体产业链的重塑。

而在2020年,创维还将通过OLED大屏战略来强化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对于这一规划,王萌表示,明年将会从入口产品、旗舰产品、高定产品三大定位来完善OLED产品覆盖面,进一步加强OLED大屏阵容。

在现场,他还公布了创维的幸福大使计划。其中OLED服务包含了七星级尊享服务、34项专属服务,进一步为提升了产品的定位价值。

大屏化,“将电影院搬回家”成趋势

大屏是方向。据相关数据统计,三季度65寸及以上的大屏机型份额对比同期线上增长5.2%,线下增长7.3%,而50寸以下中小屏机型线上下降5.5%,线下下降7.1%,彩电市场尺寸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市场整体突破50寸,中小尺寸市场萎缩。自2013年以来,电视屏幕就在不断增加,形成平均每年增加2英寸的“电视大屏增长定律”,从2013年到2018年,销量份额增速最快的尺寸已从50英寸已转移到65英寸。

大屏电视受到青睐不难理解。在平板、大屏手机普及后,用户选择电视核心原因是大屏满足视觉贪婪:临场感、沉浸感、高清晰、好画质和广视角,意味着更好的视觉体验。

一方面,在买房换房建房的居住升级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已位居全球前三,更大的客厅需要更大尺寸的电视。另一方面,显示屏清晰度越来越高,4K普及8K已商用,而高分辨率在大屏电视上会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在40吋内的小电视上,4K内容相对于1080P提升不是很明显,在大屏上则截然不同。

从视觉效果来看,大屏效果一定更好,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推荐标准T/CVIA-08-2016显示,2.5米的客厅宽度最适宜安装75吋电视,3.5米最适宜85吋,4.5米最适宜100吋,这一结论根据人眼最佳视角测算数据得出。“更大”进而“更好看”,成为人们更换电视的动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