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王冬雷直播内容节选:
1588729475132.jpg
王冬雷
中国雷士CEO
新冠疫情在中国接近尾声,在全球还不断扩展中。对此,大家非常关心的是疫后中国、全球的经济形势该怎么走?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在疫情以后应该采取怎样的经营之策?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首先,疫情过后,以往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全球化国际环境将加快结束。本质上来说,全球化进程的结束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们确认全球化的退出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次,未来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可能是一大趋势,这个趋势会明显表现在北美大陆,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为核心的北美市场,未来会形成以欧洲市场、亚洲市场、东亚市场为核心的三大市场。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宏观政策,由效率优先转移到更加公平的方面。基于人口红利、国际红利、互联网红利这些要素成本的提高和约束,我们的镀金时代结束了,中国经济会在相当长的时间经历平稳的中低增长期。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适应这个新形势,如何在这个时代来获利呢?首先我们要理清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一、专业化能力才是核心能力。在过去,非常多的中小企业老板,都怀以雄心壮志,立志要把企业做大做强。随着物转星移,大环境发生了改变,中小企业必须顺应发展从做大、做强转移到做精、做细。未来发展的主轴应是专业化而非多元化。
很多崭新的细分市场出现,这就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战略性地位。中小型企业应去满足这些新增需求,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拥有14亿人口,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一个大市场,都是一桩数亿数十亿的生意。所以,我们可以更专业化地把公司做强做细。
1588730347867.jpg
二、创新驱动而非规模驱动。中国有最大的内陆市场和庞大的出口消费市场,过去如果我们不做到让竞争对手不可望及的规模时,我们都不认为我们是成功,这是我们过去成功的法宝。但时至今日,在一个制造成本要素约束较强,基础市场已被一线品牌占领的情况下,我们要再发展就要靠创新驱动。
三、注重持久的品牌建设而非短期产品营销。在消费社会里,一个企业要想更长久的经营就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传播,今天的传播越来越多元化、短期化、视频化、娱乐化。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下,品牌的建设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也会有爆炸性的损落。
如何坚持持久的品牌建设,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产品力决定品牌力,产品力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要更专业化、更专注自己的产品,更专注创新、质量和客户服务。这个构成的核心产品力是我们企业家需要打造的东西,就品牌本身。
品牌的建立,除了产品力以外,本质上是什么呢?是品牌背后所孕育的文化。持续的品牌建设能力是做好企业经营的核心能力。
四、更加注重中国消费市场而非国际市场。疫情催生下,也倒逼企业要更注重线上的虚拟市场,适应数字化生存,加入这个数字化世界的创造中。作为企业家,尤其是60后、70后的企业家,应该更快地适应数字化的过程。
原先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在疫情过后将迎来难得的技术升级机会,这类企业也将会趁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很多中小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当然中小型企业还有一个战略性的选择,就是给龙头企业做经销商、工程配套商、物业配套商、零部件配套商等,从而也会产生一个新的商业模型。所以说,疫情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短期内应对疫情的方法就是现金回笼;就长期而言,这次疫情也在告诉我们,分散市场风险是最重要的。分散市场风险要明白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在提醒广大中小企业家在短中长期所要思考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疫情以后,大家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甚至人生的去处,的确如此。此时,企业首先就要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要如何才能为社会发挥一些正能量;其次是要快乐的投资,为国家、周围的人创造工作机会,而自己也要快乐的消费,不要光挣钱不花钱;最后是要成就你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