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照明发展规划》。据悉,“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双碳发展,保障夜间出行安全,促进夜间繁荣,呈现“庄重大气的政治中心、古今交融的文化中心、壮丽有序的国际交往中心、简洁高效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夜景风貌。
为此,北京市将实施13项城市照明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全面改造升级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运用5G技术推动城市副中心范围内重点道路“多功能灯杆”建设升级等。
专项治理“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
根据规划,到2025年,城市道路照明应建尽建,应亮尽亮。对北京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分级照明,形成北京特色的城市道路功能照明体系,满足机动车辆驾驶员以及行人辨识方向、视环境等基本的功能要求。
配合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改造进程,实施道路照明架空线入地,同步维护老旧路灯设施,选取核心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配合推进“多杆合一”试点。
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通过路灯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有效解决全市“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等路灯照明问题,关注市民生活区夜间环境,让路灯照亮市民回家路。
在“十四五”末期,城市照明设施完好率、亮灯率达到主要指标,实现市民路灯投诉率大幅下降,诉求解决率达到93%以上、回访满意率达到95%以上。初步实现城市照明管理智能化,打造首都安全、舒适、优质、绿色的夜间照明环境。
集中力量1-2年内解决小区缺灯问题
在居住区路灯建设方面,在新建居住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与入住阶段,督促建设单位做好路灯相应建设、运维,确保居民入住时同步使用。
对现有居住小区需要补建路灯的,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或属地街道(乡镇)负责组织相关权属单位或自行组织实施,集中力量在1至2年内解决小区缺灯问题。
补充完善居住区周边公园、广场、地铁出入口、公共停车场等区域的功能照明设施,包括新建居住区周边道路、背街小巷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的道路照明设施。公园、广场的照明设施应考虑白天与夜间的美观性,为周边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夜间活动环境。
打造“夜京城”地标景观照明
落实“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逐步完善“两轴、两带、三环、十八线、二十四区、滨水界面”景观照明体系。
在王府井步行街、前门和大栅栏、西单和金融街、国贸、三里屯、首钢园、五棵松、亮马河、丽泽、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等区域打造首批“夜京城”消费活力地标景观照明。
在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合生汇、郎园、食宝街、荟聚、中粮·祥云小镇、奥林匹克公园等区域,打造首批“夜京城”商圈照明。
以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大运河景区、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建设为重点,建设国际一流的城市副中心文化设施集群。
依托北京市“多点一区”消费布局,在上地—永丰—西北旺、五道口、常营、方庄、鲁谷、梨园、永顺、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