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设施农业 » 正文

四川南充LED植物工厂预计年产番茄250余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1 浏览次数:564

 在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嘉陵江畔有一座“固碳番茄工厂”——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全气候智能温室。

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2017年2月开工建设,是四川省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进中法、川法合作的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也是法国与中国联合实施的国家级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欧标循环农业区、湿地生态修复区和康养水镇,被列入法国《2015气候计划》项目、2015年全球气候峰会扶持项目。

该智能温室作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半封闭的全气候智能温室,探索出了一套生物固碳和智慧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

栽培槽、暖通轨道兼容管、植株间暖通管、LED补光……在该温室内,一行行碧绿的小番茄植株藤蔓盘旋而上,高达3米,如同一个个“固碳标兵”。温室控制室的电脑上,气温、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值一目了然。

一个个圆润鲜亮的小番茄挂满秧藤,秧藤根部“种”在无土栽培的椰糠条带上。小番茄植株下部是白色风筒,上面有无数个通风小孔,用于空气循环、温度调节和输送二氧化碳。

“这个白色风筒是我们为小番茄增施二氧化碳的关键,也是小番茄高产的秘密武器之一。”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全气候智能温室现场负责人江敏对记者说,今年预计可以采摘小番茄250余吨,目前已采摘150余吨,产量是传统种植的2倍以上。

“我们通过与法国、荷兰等农业公司技术合作,为温室安装了一套智能控制系统和设备。”江敏表示,设备收集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智能控制系统再根据小番茄生长需要,通过白色风筒补充到温室内,再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小番茄的“一日三餐”,从而实现“碳中和”“碳利用”。

“传统的农业更加关注光和肥料、水,而忽视了二氧化碳气肥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380ppm左右,而小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1100ppm—1500ppm,所以温室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助于提高小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江敏说,此类技术在法国、荷兰等现代农业国家已经普遍应用。

江敏举例说,阴雨天气向温室内排放1500ppm的二氧化碳浓度,打开补光设备,几个小时浓度仅剩500ppm。“传统温室内的小番茄植株常处于‘饥饿’状态,定期给温室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不仅能促进植株根系发育,提高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效率,还能让小番茄植株对叶霉病免疫。”

据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全气候智能温室工作人员统计,2万余平方米的“番茄工厂”一年固碳量200余吨,相当于植树10000余棵,对嘉陵江南充段凤仪湾区域气候调节效果明显。(来源:四川电视台直播四川联盟官方账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