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
“光污染”这个词最近愈演愈烈,还冠以科学之名,申报成了市研发课题公开示人。我不知道拟题人咋想的?你研究就研究,就不能“私密”一些?是生怕各级管理层不知晓,这对企业推广光照明产品,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白光,多么的美好,从130多前的白炽光,到如今LED光,咋就变成了“光污染”?假如爱迪生从天上看见,他会羞涩抑或后悔呢?明明是圣洁之光,怎么会和污染两字相连呢?而且还把“光污染”延伸了,好像“光污染”是个框,什么都可往里装。由户外到户内皆有,中文的词那么丰富,为何对光却那么刻薄,是对光的褒奖还是“亵渎”,我不知道,真不知道呀!
“光污染”这词是哪来的?一查原是舶来品,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外的天文台从业者提出来,人家是英文,不知是谁译成中文“光污染”,英美国家称之为干扰光,至少没那么难听。理由是人造光影响了天文观察。简直就是笑话,你天文台建到城里干吗?你不会建到远郊,建到山上,甚至建到无人区,怎么就怪罪到人造光头上呢?再说都什么年代了,如今观察天空的望远镜有多先进?还在乎你弱弱的人造光,贵州就有中国的天眼。
光让城市更美好,光让生活更温馨,这才是主题抑或主流!为何偏爱“光污染”这个词,岂不是有“自辱”之嫌?空气污染是外来物侵蚀,而“光污染”呢?如这词被反复论述,那太阳光,也该有“太阳光污染”一说?
二则
“暗天空”这个词时常被提及,城市里要有暗天空?因为在城里看不清或看不到星星,所以要暗天空。我原先也盲从了,后来在深圳的一个会上,报告说是某景观照明项目,拿到了国际暗天空协会的证书,而且是国内第一本,不知花了钱没有?
我就纳闷了,景观灯光在城里是最受百姓欢迎的,是最快让人们能够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从江西南昌的一江两岸到武汉三江两岸,还有杭州的G20,厦门的金砖会等,不都是灯光营造氛围吗?也没听说影响看星星的。你想看星星,哪儿不能看?何必选在景观照明区域?那里是观赏灯光的,而非数星星。
“暗天空”又是外来语,暗天空协会是美国人发起成立的,那我们一定跟随吗?不一定!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我们是照明大国,也是人囗大国,“白天看花草,晚上看灯光″已成人们的生活常态。在有些高科技领域,人家是灯塔,我们得跟跑,除此之外就不一定了。月亮在哪儿都是圆的,我们得有自信。
光无所谓好光坏光之说,只是现在生态照明,双碳照明,如何科学地设计光,做好光,倒是一门大学问。不仅要考虑人因照明,还要顾及到“动(物)因”照明,比如道路照明要选用低色温的等。
我以为当今最紧要的是,如何寻找照明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其核心是创新,最近LED光源技术的提高和突破,为照明+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末了再提及一句,建议:光照明的从业者,慎提和不提“光污染”和“黑天空”,如果一定要,请最好换个更科学规范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