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产业 » 正文

数字大棚智能精准补光技术助力杨梅提前一个月上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0 浏览次数:575

 紫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尝一口酸酸甜甜……8日,走进温州市瓯海区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大棚,只见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杨梅,装盒销售。果农林媚媚介绍,大棚主要种植丁岙梅,又比去年提早开摘,目前售价200元一斤,两斤装的果盒已被预定100箱,除了线下预定,果农们还忙着网络直播销售。

作为浙江省四大杨梅良种之一,丁岙梅原产地为瓯海茶山,肉质柔软多汁、甜酸适口,享有“红盘绿蒂”之美誉,是温州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着“浙江杨梅第一早”的美称。记者从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了解到,数字技术已连续多年助力丁岙杨梅上市“提速”,数字化大棚里的杨梅通常比露天杨梅提早一个月上市。

2021年起,瓯海区实施杨梅产业振兴“五优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杨梅智能精准补光技术、杨梅提质增效技术、杨梅大棚数字化栽培技术等研究成果,并在茶山街道启动杨梅精品园建设,以此振兴杨梅产业。今年数字化大棚总面积达20亩左右。

茶山新盘农业有限公司杨梅精品园里有数字化大棚杨梅约10亩。得益于数字大棚,农户在屏幕上就可监测棚内温度、湿度、水肥等,进行远程智能浇水、施肥、自动开膜。该大棚今年预计可采摘杨梅8000至10000斤。

在瓯海茶山万梅谷家庭农场,这里的杨梅早早住进了“空调房”。通过空调升温,杨梅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生长,更早开花结果。该基地大棚不仅种植丁岙梅,还培育东魁杨梅、白杨梅、黑炭杨梅等,基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准备再采购一批加温空调,并安装太阳能设施,把大棚杨梅成熟时间再提前。

“大棚种植杨梅降低了天气对杨梅的影响,减少采前落果和腐烂,大幅减少农药使用,再配合人工除草、物理防虫、土壤改良等系列措施,实现杨梅种植提质增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郭秀珠介绍说。

来源:浙江日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