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雷曼光电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面板已实现小批量试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9 浏览次数:246

 雷曼光电在前瞻性开展玻璃基板相关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并在去年10月正式发布全球首款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屏后,当时市场并未意识到这一探索有可能打开一个全新的竞争赛道。通过对PM驱动玻璃基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打造在节能、温升且能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高性价比产品,是未来推动Micro LED大尺寸显示产品走进消费端的重要入口。 

由于PM驱动玻璃基显示面板在成本和性能方面的突出优势,雷曼光电已开始探索将其应用到会议、教育、家庭巨幕等商用与消费领域场景。在家庭市场,雷曼光电率先推出了220英寸玻璃基Micro LED 4K家庭巨幕显示墙。 

为什么是玻璃基板? 

LED发光芯片面积缩小是Micro LED大尺寸显示产品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径。目前,PCB基板已经接近其能够采用的LED发光芯片尺寸的极限,而玻璃基板则能够实现更小尺寸LED发光芯片的封装,将可以明显降低LED显示产品的成本;另外,运用雷曼独有的PSE像素引擎技术,用更少的LED发光芯片数量以及更少的驱动IC数量即可达到与原有产品几乎相同的分辨率。 

也就是说,雷曼下一步的Micro LED大尺寸显示屏,不仅可以用上更加便宜的玻璃基板,还可以用上更小尺寸更加便宜的LED发光芯片、并且LED小微芯片的用量也将明显减少,这一通组合拳下来,Micro LED显示产品的降本之路终于有迹可循了。 

当然,Micro LED芯片在微缩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峰值效率降低和刻蚀侧壁损伤,采用侧壁修复和DBR技术是提高发光效率的关键。同时,微缩还会影响内量子效率,提高晶体质量、减少缺陷和优化载流子传输是提升宽温下发光效率的重要策略。 

坚定走PM+玻璃基+Micro LED技术路线 

在市场上,针对Micro LED显示屏的基板与驱动搭配,已经出现了多种新方案。AM驱动+玻璃基板方案有独立控制像素、低闪烁、高效低功耗等优势,但在迁移率、关态漏电流、功耗、成本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当涉及到拼接大屏时,TFT玻璃基板还需克服侧壁走线技术、厚铜技术等难题。 

而PM驱动+玻璃基板方案则是一种创新的技术路线,通过行列扫描方式点亮Micro LED屏幕,驱动控制方面虽采用相对成熟的矩阵结构,但也面临玻璃基板巨量通孔、线路制备、工艺选择、应力卸除、板面矫平等一系列技术挑战。 

为将Micro LED显示屏快速推向市场,雷曼光电早在五年前就立项研发PM驱动结构+玻璃基板的创新方案,并突破了诸多技术和封装工艺难题,以雷曼独特的先进COB封装工艺成功完成了一系列试产流程。 

目前,雷曼光电已实现PM驱动玻璃基Micro LED显示面板小批量试产。该款产品未来将应用于雷曼智慧会议交互显示系统、雷曼智慧教育交互显示系统和雷曼超高清家庭巨幕墙等系列超大尺寸Micro LED显示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全方位满足未来专用显示、商用显示、家用显示等领域的多场景低成本、低能耗使用需求。

 来源:LEDinside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如未正确注明文章来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